健康资讯注意6大征兆,帮你揪出看不见
「子宫颈癌疫苗+抹片,给你双重防护」是最近的防癌宣导,另外像是乳房超音波,乳房摄影,即使是健康检查的大肠镜,胃镜检查,都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直肠癌,胃癌,早期治疗。
此外,大家都知道戒烟,戒酒,戒槟榔有助远离肺癌,肝癌及口腔癌。
但是,当你感冒老是没好还反覆感冒,久咳不治,腰酸,体重下降,女性有异常出血,下腹闷痛,频尿时,你会怀疑这些可能是癌症的警讯吗?
鼻咽癌,肺癌,胰脏癌,肾脏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这六种默默蔓延的癌,检查工具不易早期发现,需要留意,以免太晚发现。
1感冒一直没好,小心鼻咽癌鼻咽癌是头颈部癌症中第二常见的,仅次于口腔癌,约占40%。不过治疗效果并不差,平均五年存活率超过七成,如果能早期发现,第一,二期病患平均五年存活率更高达九成以上。
鼻咽癌初期症状不明显,目前也还未发展出任何筛检可做,很难早期发现。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谢瑞坤表示,一般因为淋巴肿大而使鼻子塞住,或影响视力时,大多已经发展到中,后期了。
因此他提醒,如果有流鼻血,出现一些很像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咳痰等,却一直没好,或平时不常感冒的人,却连续感冒好几次,就要有所警觉,医院检查。
医院耳鼻喉科医师詹凯杰也提醒,成年人的中耳积水问题(耳闷塞感),以及单侧耳朵出现耳鸣,听力变差等症状,都是鼻咽癌的征兆之一,不可轻忽。
2戒烟是远离肺癌的唯一途径肺癌已连续四年高居国人癌症头号杀手。根据年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的统计,它占男性癌症死因第二位,仅次于肝癌,在女性则居首位。
肺癌目前也还没有早期发现的筛检工具。许多人发现有咳嗽,咳痰带血,或者因胸痛,吞医院检查时,多半已经是晚期0.42医院皮肤科医师翁雯柔不烟不酒,却仍难逃罹癌的命运,年初久咳去检查,已是肺腺癌第四期。
谢瑞坤提到,以前认为痰液的检查及胸部X光检查有助早期发现,但已有研究证实,这些检查仍有其盲点,医院会以螺旋电脑断层做为早期筛检的工具;但他认为,电脑断层总是有放射线的顾虑,而且这种筛检的有效率还没有完全被医界认同,民众在选择时,还是应多方考量。
排除运气不好,虽注意健康却仍生病的例子(前法务部长陈定南,舞者罗曼菲),戒烟还是目前医界能想得出来的预防方法,并且要避免暴露在吸烟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趁着今年烟害防制法新制上路,赶紧戒烟吧。戒烟不只降低罹患肺癌机率,就连其他癌症,如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胰脏癌,肾脏癌,膀胱癌,甚至是心脏病,中风的机率都会跟着减少。
■值得期待的好消息:除了吸烟,二手烟及空气污染等风险因子外,有肺癌家族史的病患也是高危险族群。根据国外大型研究显示,针对一般人进行电脑断层检查,筛检出肺癌者约0.3.0.5%,而针对抽烟高危险群筛检,则出现2.3%的肺癌患者。
因此,医院与六家医学中心合作,利用低剂量64切电脑断层筛检肺癌患者家属近人,发现有15%的家属肺内有0.5公分以上的结节,其中超过1公分,高度怀疑为肺癌的人有6.5%,是吸烟族群罹患肺癌的两倍,而来自多发家族(三等亲内超过2人以上得到肺癌)更证实已有3位家属罹患肺癌。
3别轻忽腰酸,可能是肾脏癌征兆根据国健局的统计,年年的癌症死因中,肾脏癌占第17位;但谢瑞坤也提到,近年发现的病例似乎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肾脏位于后腹腔,因为空间很大,所以不容易早期发现王正旭提醒,如果发现血尿,腰部酸痛,腹部肿块,就要小心是肾脏癌,应尽快做进一步检查;但事实上,能经由这三种症状发现肾脏癌的比例仍低,多半是已经转移到其他器官之后才发现。
另外,长年洗肾,爱吃止痛药或常染头发的人要特别注意,可能是肾脏癌的高危险群,建议定期接受尿液检查及超音波检查。王正旭还补充,常染头发除了与肾脏癌有关,也与膀胱癌有关,因为染剂会透过泌尿系统代谢,如果长期堆积在肾,膀胱,就可能刺激癌细胞病变。
4上腹闷胀,持续且不明原因上腹痛......都可能是胰脏癌的警讯民歌手黄大城,音乐创作人梁弘志,知名世界男高音帕华洛帝等人都是因为胰脏癌过世,“第六感生死恋”男主角,好莱坞影星派屈克史威兹也正在跟胰脏癌搏斗。胰脏癌虽然占癌症死因第十位,但平时无声无息,发生征状多是晚期,平均五年存活率约5.10%,而可开刀者的五年存活率也只有10.15%,令许多人不免闻之色变。
胰脏的外型属长条状,分为头部,体部及尾部。谢瑞坤解释,长在头部的胰脏癌肿瘤,有时会造成阻塞性黄疸,比较有机会早期发现,若是体部及尾部,并没有明显征兆,就很难早期发现。
胰脏癌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因此很难早期预防。
基隆医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特别提醒年纪大的民众注意,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肝胆超音波都没问题,或是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觉可能是胰脏癌,最好尽快就医检查。
5下腹闷胀,频尿,排便习惯改变,小心卵巢癌上身!除了乳癌,子宫颈癌之外,令许多妇女闻之色变的妇癌应该要属卵巢癌了。虽然卵巢癌只占女性癌症排名的第九位,每年也不过五,六百位新病例,但因为多数卵巢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四成多。
很多妇科学教科书都会写:「!卵巢癌的初期症状就是没有症状」不过,有些症状可以多加留意。由「妇科癌症基金会」,「妇科肿瘤学会「及」美国癌症学会」共同提出的报告指出,女性朋友若有下腹肿胀,闷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饱足感,频尿与尿急,几乎每天出现其中一种症状达二或三周,尤其是过去并无这些症状,就应尽速就医。
至于有没有常规的检查建议?赖琼慧提到,一般常听到的CA血液检验,已有研究显示效益并不是很高,结果发现,50%的第一期卵巢癌病患,并不会出现异常升高,而有些良性情形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导致血液中CA上升,因此不适合做为早期筛检的工具,尤其是对还有月经的女性朋友。
但她还是认为,就个人而言,如果女性朋友不放心,可以选择半年做一次阴道超音波检查,搭配一年一次CA的抽血检查,尤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更要长期追踪,随着年龄增加,癌变的机率也会提升。
6别轻忽月经周期不规则,当心子宫内膜癌许多人对子宫内膜癌或许比较陌生,但事实上,除了乳癌(因为男女皆可能得乳癌)之外,子宫内膜癌是排名第三常见的妇癌。而且近年来台湾子宫内膜癌病患人数年年成长,成长率高达27.42%,居女性癌症增加率之冠。
相较于卵巢癌的静悄悄,子宫内膜癌的90%会出现异常出血的警讯。女性注意异常出血,如经血变多,更年期以后出血,或月经周期不规则等症状,若连续出现三个月以上,就有内膜增生等癌前期病变的可能性,应尽快就医检查。
女性如果每个月有排卵,内膜细胞就可每个月更新,如果排卵周期不规则,或没有排卵,内膜细胞剥离不完全,老旧细胞不断累积,就会形成内膜增生的癌前期细胞,而转变成癌细胞的机率会随着时间而上升。
医院妇癌研究中心负责人赖琼慧表示,一般人多认为子宫内膜癌应该是年长女性才会发生的疾病,赖琼慧表示,更年期是子宫内膜癌的好发年龄,但她也碰过很年轻的17岁子宫内膜癌病患。女孩本身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不会排卵,从13岁初经之后就月经周期紊乱,等妈妈留意到有问题带来看诊,已经是子宫内膜癌。
7吃避孕药会不会致癌?不少女性朋友担心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罹癌的风险。事实上,赖琼慧医师提到,目前的说法并不一致,大部份是担心罹患乳癌的机率升高,但从流行病学上看来,口服避孕药并没有增加乳癌的风险。
而且,好消息是,新型的口服避孕药以黄体素与雌激素并用,可以阻断排卵,减少排卵次数,就学理上而言,应可降低卵巢癌风险;另外,因为有提供黄体素,控制月经周期规律,也较不会因为没排卵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率。
不过,医界强调,并不鼓励妇女吃避孕药来预防癌症,避孕药毕竟是一种荷尔蒙制剂,有增加血栓的风险,赖琼慧也提醒,黄体素会改变体内血脂肪的结构,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最好能定期检查三酸甘油脂,胆固醇指数是否正常
8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才是防癌最佳策略不当饮食,不运动,过重与肥胖,对癌症的威胁仅次烟害。研究证实,体重过重或体内脂肪过多,会增加罹癌风险,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食道癌,胰脏癌,胆囊癌,肾癌,大肠直肠癌及乳癌等多种癌症。
因此,多运动,减少盐分及脂肪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是远离癌症的重要关键。
另外,体力活动本身也可以减少罹癌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与美国癌症研究院发表的最新“防癌指南”中就建议,每天最好可以中度运动1小时,强度运动达半小时。
定期筛检也要记得做:
■30岁以上妇女,每三年可做一次抹片检查;
■50岁以上妇女,两年可做一次乳房X光摄影;
■18岁以上吸烟或嚼槟榔民众,可进行口腔黏膜检查;
■50.69岁,每二年可做一次粪便潜血检查。
海外高端医疗资源整合者-您的健康管理专家
香港美兆体检中心,全球三大私人体检中心之一(另外两个是日本的PL与英国的BUPA),是香港获得美国病理学会协会最高认证CAP的三家机构之一,另医院医院医院。
美国CAP全身疾病筛检、KOH基础功能评估、骨质密度检查、HPV子宫颈癌疫苗、高端医美自体干细胞PRP
咨询、HPV在线预约︰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zyzz/8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货滑膜病变的影像诊断篇之不传秘籍
- 下一篇文章: 囊性肾癌,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