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下篇
各位宝爸宝妈们在第一眼看见自己的小宝贝时,是不是会像扫描仪一样扫描宝贝全身,发现宝宝这儿奇怪,那儿不对的!其实,很多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正常的
上期回顾:
粟丘疹
皮脂腺增生
吸吮水疱
新生儿牙龈囊肿(俗称“马牙”)
新生儿毒性红斑
今天,我继续给大家讲讲那些看着吓人其实都是正常的新生儿皮肤状况
01
新生儿生理性脱屑
几乎每个宝宝出生后一个月之内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的情况(图1)
(图1)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因为在子宫里有羊水浸泡,皮肤含水量较高,出生后脱离这种潮湿环境,水分蒸发,随着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脱皮”。
有些过期产或胎盘功能不良的宝宝,甚至会表现为大片的膜状脱屑,有时在手腕、足踝等部位还会有轻微的皲裂出血现象(图2)。
(图2)只要宝宝反应良好,饮食、睡眠都正常,就不必紧张。
但是提醒爸爸妈妈们注意一点,小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经表皮失水较多,洗完澡给宝宝全身多涂润肤剂滋润保湿还是有助于维护皮肤正常屏障功能的,特别是脱屑较明显的时候,更要注意润肤。
02
痱子
痱子是由于排汗受阻或汗腺导管破裂所致,分为晶痱和红痱。
晶痱为表浅的角质层下汗管阻塞,无炎症反应,皮肤上可见直径1-2mm的透明小水疱(图3)。
(图3)红痱为表皮中层汗管阻塞,表现为针尖大红色小丘疹(图4)。如进一步加重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痱(图5),新生儿更常见。
怎么办?
注意控制室温和空气湿度,避免过多出汗,让汗液及时蒸发,保持皮肤表面干爽,才能避免痱子反复发生。轻微的晶痱不需特殊处理,做到上面这些即可自行干涸脱屑。红痱阶段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痱子粉,如继发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外用抗生素制剂,如莫匹罗星软膏。
03
新生儿头皮水肿/血肿
胎儿出生时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或使用器械助产等可导致头皮水肿或血肿(图6)。
(图6)头皮水肿为皮下软组织充血肿胀,质软无波动感,可跨越颅缝,但数日即可自行消退。
头皮血肿因颅骨骨膜损伤和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颅骨与骨膜之间而形成。多在出生后数小时或2-3日后出现,为头部皮下局限性肿胀,有波动感,不越过颅缝,皮肤颜色正常。血肿1周内达最大范围,之后逐渐吸收缩小。
视血肿大小不同,一般可在2周-3个月左右消退。巨大血肿有时不能完全吸收,最终机化形成永久性肿块。早期可以外用喜辽妥乳膏促进血肿吸收消退。
04
新生儿痤疮
有的小宝宝出生后面部可以有类似于“青春痘”的皮损(图7),往往被误诊为“湿疹”,其实是发生了新生儿痤疮。
(图7)20%的新生儿可有轻度痤疮,多表现为闭合粉刺(白头),可见开放粉刺(黑头)、红色丘疹和脓疱。
其发生可能是来自于母体的或内源性雄激素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所致。
怎么办?
皮损大多可在1-3月内自行消退,轻症不需用药,注意皮肤护理即可;重者可外用治疗痤疮的药物,以免遗留痘坑样瘢痕,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因为治疗粉刺的药物可能对皮肤有一定刺激。
01
新生儿脓疱疮
若护理不当,如不经常洗澡等,新生儿可以发生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脓疱疮,而且往往是大疱型脓疱疮(图8)。
(图8)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若不及时治疗,细菌感染可泛发全身,出现肺炎、脑膜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败血症等而危及生命。
怎么办?
本病预防在先,注意清洁洗澡,特别是加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的护理,一般不会发生。万一出现需要及时就诊,轻症可抽吸疱内脓液后外用抗生素软膏,重症需要口服或静脉输注抗生素,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06
鹅口疮
鹅口疮为发生在口腔粘膜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现为白色的斑点、斑片(图9),擦掉表面白膜会留下红斑。
(图9)怎么办?
出现鹅口疮后需要注意口腔护理,每天用软布蘸清水擦拭宝宝口腔粘膜,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局部可以用棉签涂抹碳酸氢钠溶液或制霉菌素溶液,每天2-3次进行治疗。
新生儿的皮肤又薄又嫩,护理时需要格外小心。随时细致观察,才能敏锐地发现异常。当宝宝的皮肤出现问题时,你应该知道哪些病症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什么时候应当去看医生。
如果你无法判断宝宝得的到底是不是良性的皮肤病,医院听从医生专业的意见。如果宝宝在出现皮肤症状的同时还出现发热、哭闹等异常表现,医院。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上篇)
你对过敏皮肤的护理,是不是有什么误区?
间擦疹、汗疱疹、舌舔皮炎....这些都是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小儿皮肤病的相关问题,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jbbk/11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肾上腺囊肿的超声诊断
- 下一篇文章: 手腕得了腱鞘囊肿,不过度劳累就会没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