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
什么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附近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目前临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腕背侧舟月关节、足背中跗关节等处)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腱鞘囊肿。而大关节的囊性疝出另外命名,如膝关节后方的囊性疝出称腘窝囊肿,或Baker囊肿。(故存在混乱之处,尚待商榷。)本病属中医学“筋结”、“筋瘤”范畴。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
腱鞘囊肿的病因
发病机制
目前多数人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形成囊肿。部分病例与外伤有关。腱鞘囊肿的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黏液,囊腔多为单房,也有多房者。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有人认为囊腔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相通,有人则认为只是根部相连,并不相通。
生理病理
腱鞘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但并不连通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囊腔多为单腔,但也有为多房者。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组织,囊内为无色透明胶冻样的黏液,其成分为透明质酸和蛋白质。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粘液的良性肿块,不会癌变的。其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认为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粘液性变性或局部慢性劳损有关。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其好发部位主要为腕背部或足背部,出现腕豆至拇指头大小的半球状肿块,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有压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多见。
症状
1.一般症状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cm。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2]
2.局部症状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B超检查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1)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在腕关节掌侧的腱鞘囊肿,有时需与桡动脉瘤相鉴别,在切除该处囊肿时要保护好桡动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
(2)足踝部腱鞘囊肿:足踝部共有8个腱鞘:前方个(胫前肌腱、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内侧个(胫后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外侧1个(腓骨长、短肌腱)、后侧1个(跟腱)。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B超检查,一般即可成立诊断。
临床表现
腱鞘囊肿多见于手部的个部位。
(1)腕部背面偏桡侧,起源于舟月韧带,腕舟骨及月骨关节背侧,在示指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
(2)腕掌面桡侧,起源于舟骨大多角骨韧带或桡腕关节,桡侧腕屈肌腱与肱桡肌之间。
()位于掌指关节及手指近节指骨掌屈肌腱鞘上,一般仅米粒至绿豆大小,质地坚硬。
腱鞘囊肿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述部位出现的囊性肿块、劳累后局部疼痛、压痛、运动无力和有时出现麻木感。
治疗
1.腱鞘囊肿可以自消,但时间较长。
2.浅表囊肿可用外力压破、击破、挤破或用针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愈,但易复发。
.局麻下用粗针头穿刺,尽量抽尽胶状液,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12.5-25mg,加压包扎,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愈,常复发。
4.手术治疗:效果最佳。手术必须仔细将全部囊壁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彻底切除。术后很少复发。复发者,仍可再次手术切除之。
用药原则1.本病一般不需药物治疗。要做囊内注射者,则可选用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
2.需手术治疗者,则术后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部分住院病人还需补充液体等。
膏药治疗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膏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其中外用运用了透皮吸收机理,以通经络和人体经络穴位为主要部位。贴于患处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可消炎镇痛,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
饮食疗法
(1)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g,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6g,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赤小豆粥:赤小豆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4)苡米粥:苡米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5)防风苡米粥:防风10g,苡米0g。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6)川断25克,杜促0克,与1条猪尾共煮,调味服用。
(7)桑寄生15克与1个鸡蛋,煲熟服用。
(8)老桑枝6克,与克重的雌鸡共炖,饮汤食用。
(9)粟子粥:粟子15枚,猪腰l对,粳米0克。先将栗子炒香(用沙炒),后去壳,与粳米加水适量同煮粥。或将栗子风干,磨粉,以栗粉0克,粳米20克,猪肾1对,同煮粥亦可,每次1小碗,每日1次。本方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脾肾亏虚证。
康复保健
1、用热水洗手足
在劳累后应用热水对患处进行冲洗,使局部气血通畅,可促进血液循环。
2、进行自行按摩
劳动后各关节疼痛不适,适时活动关节,并由浅入深进行自行按摩。
、旋转手腕关节
可以做些温和的手部运动以缓解疼痛。旋转手腕是简单的运动之一。转动手腕约2分钟。可以运动所有的腕肌肉,恢复血液循环,并消除手腕的弯曲姿势。
4、长期电脑办公应定时休息、勤做室内运动
长期和电脑打交道的人士,手握鼠标时间过长,或是姿势不正确,都可导致手关节滑膜腔的损伤,从而引发腱鞘囊肿。因此,为预防腱鞘囊肿,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若需要长时间上网,也应每隔一小时休息5至10分钟,休息时勤做室内运动,做柔软操或局部按摩,针对肩颈、上肢、手腕进行拉筋及肌力训练,以增加柔软度及肌力。
5、少食辛辣,注意对患处的休息。
中医学中,本病症称为聚筋或筋瘤,认为系外伤筋膜,邪气所居,郁滞运化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多因患部关节过度活动、反复持重、经久站立等,劳伤经筋,以致气津运行不畅,凝滞筋脉而成。
预防
1、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揉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泡手,这是不错的腱鞘囊肿的预防方法。冬天洗衣服时,最好用温水,下雪后扫雪,也要戴上棉手套,防止手部受寒。这对腱鞘囊肿的预防很有帮助。感觉身体关节疲劳时可以泡个热水澡,舒解一下紧绷的肌肉,或是在酸痛的部位进行热敷,做好预防腱鞘囊肿的工作。
2、对于长期伏案办公人员来说,腱鞘囊肿的预防应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不要悬空。腱鞘囊肿的预防需注意正确工作时姿势,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定时休息。
、在洗衣、做饭、编织毛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时,腱鞘囊肿的预防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腱鞘囊肿患者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提拿物品不要过重。
腱鞘囊肿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什么后果?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粘液的良性肿块,不会癌变的。其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
腱鞘囊肿是个良性病变,没有及时治疗也不会导致特别严重后果的,但是,由于一个疙瘩卡在那里,它会增加你活动时的局部摩擦力,这样会使周围的组织磨损加大,会导致疼痛,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生活与工作,所以要及时治疗。
得了腱鞘囊肿应该注意什么?腱鞘囊肿是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应该到骨科就诊。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接受相应的治疗方法。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有复发的可能,这跟从事的劳动姿势、劳累等有关,尽量避免局部受力。由于腱鞘炎是由于反复过度摩擦引起的炎症,因此,一定要避免过量劳动,局部制动,易反复按压局部,这是康复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jbbk/1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肾囊肿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 下一篇文章: 肝囊肿会不会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