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病理学二
点击“邵阳医药考”我哟
?不定期推送最新医药考试信息,同步练习,考试资讯,免费公开课,优惠信息等诸多优质内容,是最全面、最专业的医药考试平台!()
第三单元炎症一、A1
1、溶血性链球菌主要引起哪种炎症A、假膜性炎
B、蜂窝织炎
C、出血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化脓性炎症
2、炎症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做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A、趋化作用
B、炎性渗出
C、炎性浸润
D、炎性漏出
E、阿米巴样运动
3、下列哪种疾病属于急性增生性炎A、白喉
B、病毒性肝炎
C、伤寒
D、绒毛心
E、肝脓肿
4、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E、周围血液中自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
5、以变质为主的炎症是A、感冒初期鼻黏膜炎
B、假膜性炎
C、绒毛心
D、脓肿
E、流行性乙型脑炎
6、葡萄球菌感染灶内主要的炎性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反应,寄生虫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病毒、结核
D、嗜碱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病毒、结核
7、炎症的变质是指病灶局部实质细胞发生A、增生和变性
B、萎缩和坏死
C、增生和坏死
D、变性和坏死
E、萎缩和变性
8、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A、出血性炎
B、卡他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化脓性炎
E、浆液性炎
9、下列病变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的是A、肺肉质变
B、伤寒小结
C、结核结节
D、慢性虫卵结节
E、Aschoff小体
10、有关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梅毒为肉芽肿性炎
B、结核病为肉芽肿性炎
C、肉芽肿性炎由巨噬细胞构成
D、病灶呈结节状,境界清楚(西米老师)
E、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
11、下列哪个疾病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A、大叶性肺炎
B、结核
C、慢性阑尾炎
D、肠阿米巴病
E、慢性支气管炎
12、肉芽肿性炎的特点是A、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局部组织增生
B、疏松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C、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D、大量纤维蛋白黏膜表面渗出
E、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结节状增生
13、不符合慢性炎症的病变是A、大量纤维素渗出
B、炎症性息肉
C、炎性假瘤
D、多量纤维组织增生
E、炎性肉芽肿形成
14、慢性炎症中较常见的炎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
B、嗜碱粒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肥大细胞
15、炎性息肉常见于A、胃
B、肠
C、食管
D、口腔
E、子宫颈
16、炎性假瘤是A、慢性增生性炎
B、急性炎性增生
C、良性细胞增生
D、不典型细胞增生
E、恶性细胞增生
17、感染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A、嗜酸粒细胞及浆细胞
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D、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
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
18、炎性肉芽肿中主要炎细胞是A、肥大细胞
B、浆细胞
C、淋巴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单核-噬细胞
19、有关炎症介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引起组织增生
B、可引起血管扩张
C、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D、可具有趋化作用
E、可引起发热和疼痛
20、下列哪项属于体液来源的炎症介质A、前列腺素
B、缓激肽
C、IL-8
D、5-羟色胺
E、组胺
21、既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又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A、C5a
B、组胺
C、IL-8
D、C3a
E、P物质
22、浆液性炎时,其浆液内所含蛋白主要是A、纤维蛋白
B、球蛋白
C、白蛋白
D、脂蛋白
E、补体
23、过敏性炎中,具有特征性的炎细胞是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24、发生急性炎症的组织内浸润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粒细胞
25、组胺主要来源于A、巨噬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淋巴细胞
26、下列哪种炎症介质具有趋化作用A、组胺
B、C5a
C、C3b
D、缓激肽
E、活性氧代谢产物,
27、类上皮细胞来源于A、成纤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淋巴细胞
28、下列哪种细胞不是通过阿米巴样运动离开血管腔的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红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29、下列哪项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A、脓肿
B、假膜性炎
C、绒毛心
D、感冒初期鼻黏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3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炎性渗出的因素A、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31、急性炎症时局部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A、组织细胞增生
B、组织细胞变质
C、肉芽组织增生
D、静脉充血
E、血管充血及液体渗出
32、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常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B、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C、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
D、常发生于浆膜、粘膜和肺
E、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
33、属于假膜性炎的是A、肠伤寒
B、肠结核
C、肠血吸虫病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细菌性痢疾
34、蜂窝织炎的定义A、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B、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
C、发生于皮下组织及阑尾的炎症
D、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E、没有明显坏死的渗出性炎症
35、关于蜂窝织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病变弥漫与细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有关
B、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组织
C、皮肤、肌肉和阑尾是好发部位
D、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E、病变组织呈马蜂窝状
36、假(伪)膜性炎的渗出物主要为A、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组织
B、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
C、纤维素、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粟老师)
D、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E、黏液、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37、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常发生于浆膜、黏膜和肺
B、浆膜的纤维素性炎易导致浆膜粘连
C、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常形成绒毛心
D、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
E、常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38、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出血性炎A、病毒性肝炎
B、流脑
C、流行性出血热
D、肠阿米巴病
E、丹毒
39、有一小孩左前臂不慎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出现水泡,其属于哪种炎症A、浆液性炎
B、浆液纤维素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出血性炎
E、急性炎
40、下列疾病属于化脓性炎症的是A、转移性脓肿
B、阿米巴肝脓肿
C、嗜酸性脓肿
D、炎性肉芽肿
E、冷脓肿
二、A2
1、有一病人尸检发现脑膜充血、水肿,在蛛网膜下腔内见到黄白色脓样渗出物,此脑属于何种病变A、脑脓肿
B、化脓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浆液性脑膜炎
E、乙型脑炎
2、女性患者,20岁。因发热伴头疼、烦躁2天入院。查体:BP:/80mmHg,精神差,神志清楚,全身散在淤点、淤斑,颈抵抗阳性,Kernig及Babinski征均阳性。实验室检查: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外观浑浊,WBC:×/L,蛋白质1.5g/L,糖2.5mmol/L,氯化物mmol/L。本病蛛网膜切片的病理改变不包括A、可见纤维素
B、明显水肿
C、血管扩张充血
D、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E、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病理解剖一女尸,发现一侧肾体积较小,表面不光滑,有数个大小不一、不规则瘢痕,切面瘢痕处质地较硬(安卓教育邵阳分校提供-),肾盂粘膜增厚等改变,该肾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A、动脉粥样硬化梗死瘢痕
B、慢性肾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高血压固缩肾
E、以上都不是
4、外科切除一段肠管,病检发现肠粘膜表面肿物有一细蒂与肠粘膜相连,镜下见腺体增生,腺管大小及形状不一,上皮无异型性(西米老师),间质中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其病理诊断可能是A、高分化肠腺癌
B、肠类癌
C、慢性肠炎伴粘膜上皮增生
D、克隆病
E、肠粘膜息肉
5、有一病人,两天前突然感冒发热寒战,呼吸困难,(邵阳景晨教育提供)今天咳嗽,痰为红色带铁锈样外观,叩诊肺有一大叶实变,该病人病变性质可能为何种病变A、化脓性炎
B、浆液性炎
C、出血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肺脓肿
6、有一病人的阑尾切除,做病理切片检查(邵阳安卓教育),发现阑尾各层均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明显充血,其诊断是A、单纯性阑尾炎
B、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C、坏疽性阑尾炎
D、阑尾类癌
E、以上都不是
7、病理检查一小儿肺脏切面时,两肺各叶均有大小不等的实变病灶,而且下叶为重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病灶边界不清,其病变应属予何种疾病A、大叶性肺炎
B、不典型肺炎
C、小叶性肺炎
D、干酪样肺炎
E、病毒性肺炎
8、尸检发现肾脏肿大,包膜易剥,表面光滑,呈红色,可见小出血点,切面皮质增厚,皮髓分界尚清,该肾病变最可能是何种炎症A、变质性炎
B、渗出性炎
C、出血性炎
D、增生性炎
E、纤维素性炎
三、B
1、A.以血浆渗出为主的炎症B.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疏松组织内广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主的炎症D.以局限性化脓为主的炎症E.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1、白喉:
2、烧、烫伤的水泡
3、丹毒
4、脓肿
5、急性炎症
2、A.具有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B.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C.表面或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较深缺损D.单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E.多个毛囊发生的化脓性炎6、溃疡
7、窦道
8、疖肿
9、痈肿
10、瘘管
3、A.变质性炎症B.浆液性炎症C.蜂窝织炎症D.化脓性炎症E.纤维素性炎症下列疾病属于哪种炎症11、细菌性痢疾
12、阿米巴肝脓肿
1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4、乙型脑炎
15、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
4、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E.间质性炎16、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
17、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
答案部分
一、A1
1、
B
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分泌的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分泌的链激酶能溶解纤维素,因此,细菌易于通过组织间隙和淋巴管扩散,表现为炎症病变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渗出物
常见于
浆液性炎
浆液,主要为血浆
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如:毒蛇咬伤。
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
A.黏膜:白喉、菌痢B.浆膜:腹膜炎、胸膜炎、心包炎C.肺:大叶性肺炎
化脓性炎
脓肿
化脓(中性粒细胞)
疖、痈
蜂窝织炎
疏松结缔组织弥漫化脓
皮肤、肌肉和阑尾
表面化脓和积脓
中性粒细胞
表面化脓——黏膜和浆膜,如化脓性尿道炎和支气管炎;积脓——浆膜、胆囊和输卵管。
出血性炎
大量红细胞
A.流行性出血热B.鼠疫
2、
A
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5~20μm/min。
3、
C
白喉:伪膜性炎;伤寒:增生性炎,病理特点是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绒毛心:浆膜的纤维素性炎;肝脓肿:化脓性炎。
4、
D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增殖。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合称变质,仅是基本病理变化的一部分内容,而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则代表着炎症的外部表现,炎症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只包含了炎症的部分血管变化和液体渗出,不能涵盖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和炎症区域白细胞浸润则代表了部分炎症的全身反应和局部炎细胞浸润,也不全面。
5、
E
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
6、
B
化脓菌——中性粒细胞。
7、
D
变质性炎是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炎症。
8、
C
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多为急性炎症。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9、
A
B项是伤寒肉芽肿,为活跃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坏死细胞碎屑形成的小结节病灶。C项即结核性肉芽肿,由上皮样细胞、郎罕斯巨细胞以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粟老师提供)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D项是由血吸虫卵壳、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结核样肉芽肿。E项是由成群的风湿细胞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并有少量渗出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共同构成的风湿性肉芽肿。A项是肺组织渗出的纤维素未被完全吸收清除而呈褐色肉样纤维组织。所以答案为A。
10、
E
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的界限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1、
B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以肉芽肿形成基本特点的炎症叫肉芽肿性炎。结核结节属于该病理改变。
12、
E
肉芽肿性炎是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而形成结节状病变的炎症。某些病原体(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伤寒杆菌、梅毒螺旋体、真菌等)、某些原因不明的炎症(结节病、Crohn病等)、异物(缝线、铍等)都可以表现为肉芽肿性炎。典型的肉芽肿是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包绕着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最外层可见散在的纤维母细胞和淋巴细胞。
13、
A
在致炎因子持续作用、机体抵抗力低下、治疗不当等情况下,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慢性炎症的病变有多(西米老师-)量纤维组织增生、炎性肉芽肿形成、炎症性息肉、炎性假瘤等。而大量纤维素渗出是纤维素性炎的特点。
14、
D
慢性炎症不同于急性炎症,一般表现为活动性炎症、组织破坏和修复炎症反应同时出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是慢性炎症的一个重要特征。
15、
E
炎性息肉:是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肉样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和宫颈。
16、
A
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常有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腺体及实质细胞增生,可形成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炎性假瘤为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临床表现类似肿瘤,但实质上是炎症,故名炎性假瘤。
17、
D
肉芽肿分为异物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结核结节是一种感染性肉芽肿,主要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18、
E
单核-巨噬细胞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内的巨噬细胞(Mφ)。Mφ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而多核巨细胞:是吞噬了脂质的多核巨噬细胞,而吞噬了脂质的单核巨噬细胞则为泡沫细胞(Foamcell)。Touton巨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巨大,胞核圆形、较多呈环状,分布在细胞中间带(不是在外周),而且环状细胞核外周的胞浆呈泡沫状,环状细胞核中央的胞浆呈嗜酸性,不是泡沫状。Touton巨细胞可见于肿瘤组织如恶纤组,亦可见于非肿瘤组织如黄斑瘤,炎性假瘤等。本题问的是炎性肉芽肿中主要炎细胞,所以是单核-巨噬细胞。
19、
A
炎症介质是指一类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和血浆释放,并对炎症反应起到介导作用的内源性化学物质。目前将炎症介质的(粟老师)作用归类为引起血管扩张、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趋化作用、引起组织损伤、引起发热和疼痛。引起组织增生的生长因子类物质未被归类进来。
20、
B
ACDE是细胞释放的。B是体液来源。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1)血管活性胺:(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包括前列腺素(PG)和白细胞三烯(LT),均为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3)白细胞产物被致炎因子激活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释放氧自由基和溶酶体酶,促进炎症反应和破坏组织,成为炎症介质。1)活性氧代谢产物,2)中性粒细胞溶酶体成分(4)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可调节其他类型细胞的功能,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介导炎症反应中亦有重要功能。IL-1和TNF的分泌可被内毒素、免疫复合物、物理性损伤等多种致炎因子刺激,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全身作用等方式起作用。特别是它们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增进白细胞与之粘着。也可以引起急性炎症的发热。TNF还能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激活间质组织释放蛋白水解酶。IL-8是强有力的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和激活因子。(5)血小板激活因子:(6)其他炎症介质:P物质可直接和间接刺激肥大胞脱颗粒而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所产生的一氧化氮可引起血管扩张和具细胞毒性。2.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血浆中有三种相互关联的系统,即激肽、补体和凝血系统;为重要的炎症介质。
21、
A
炎症分为急性炎症、慢性炎症,急性炎症持续时间短,常仅几天,最多不超过1个月,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炎症细胞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慢性炎症病程长,为数月到数年,病变以增殖性变为主,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为主。急性炎症时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西米老师)白细胞渗出这三种改变非常明显。而这些改变除致炎因子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之外,都是由炎症介质作用实现的。其中有血管活性物质,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组胺通过H1受体起作用,使细动脉扩张和管壁通透性增加。组胺的存在部位有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中。肥大细胞释放释放组胺的现象叫做脱颗粒,引起脱颗粒的刺激包括:物理因子:冷、热;免疫反应:IgE;补体片段:C3a,C5a白细胞来源的组胺释放蛋白;某些神经肽:如P物质;细胞因子:IL-1、IL-8。那么由上述机制可见C5a可以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白细胞趋化过程中,一些外源性、内源性物质具有趋化作用。最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特别是C5a)、白细胞三烯(主要是B4)、细胞因子(特别是IL-8等)。补体系统中,C5a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可是白细胞激活和增加白细胞表面的整合素的亲和力,促白细胞粘附。所以C5a又具有白细胞趋化作用。而C3a和组胺都只是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IL-8主要是近新发现的一类化学趋化因子,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对其有吸引作用。P物质可传导疼痛信号,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22、
C
浆液性炎时,浆液性渗出物以血浆成份为主,也可由浆膜的间皮细胞分泌,含有3%~5%的蛋白质,其中主要是白蛋白,同是混有不少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
23、
D
组胺可引起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扩张,使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是过敏性炎症中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主要因素。
24、
D
急性炎症组织内浸润细胞为中性粒细胞。此知识点请您牢记。
25、
D
组胺广泛存在于动物全身的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中。
26、
B
C5a不仅具有强烈的趋化作用,造成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且还可诱导白细胞表达分泌IL-8等,放大其趋化作用。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每分钟5~20μm。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
27、
C
类上皮细胞为梭形乃至多边形细胞,常以胞浆突起互相连络,核圆形或卵圆,淡染泡状,含有1-2个小核仁,略类似上皮细胞。此细胞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或组织巨嗜细胞。
28、
C
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游出。白细胞游出主要是由炎症病灶产生的化学趋化因子介导的,这些化学趋化因子作用于黏附在血管内皮的白细胞,刺激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从内皮细胞连接处溢出。
29、
E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D属卡他性炎症:B、C属于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A属于化脓性炎症。
30、
B
本题需知道血管内外液体平衡的影响因素,见生理学组织液的生成。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炎症时,主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ACDE都可导致渗出增加,但B导致渗出减少。故选B。
31、
E
急性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立即和早期反应。急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变化,导致血管内的白细胞和抗体等透过血管壁进入炎症反应部位,消灭病原体,稀释并中和毒素,为炎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B
大叶性肺炎为纤维素性炎,有大量的纤维素渗出,若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量过少,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的纤维素进而机化,形成肺肉质变。
33、
E
A、B、C均形成特异性感染性肉芽肿,而D属于变质性炎症。E是纤维素性渗出,与坏死组织、白细胞共同形成膜状物覆于黏膜表面,又称假膜性炎。
34、
A
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与皮肤、肌肉和阑尾。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分泌的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分泌的链激酶能溶解纤维素,因此,细菌易于通过组织间隙和淋巴管扩散,表现为炎症病变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35、
B
蜂窝织炎属于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愈后一般不留痕迹。
36、
B
假膜性炎症以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主要由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共同构成,本质上是一种纤维素性炎症。在出现纤维素的两个选择答案中,B是正确的。答案C中虽然也有纤维素,但却包括了浆细胞,而无坏死组织,所以是错误的。假膜性炎症是急性炎症,而浆细胞常在慢性炎症中较丰富。
37、
D
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浆膜、黏膜、肺。浆膜纤维素性炎可以导致纤维粘连,影响器官功能。黏膜纤维素性炎形成伪膜,在呼吸道的伪膜脱落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大叶性肺炎的纤维素渗出,如未能溶解吸收,引起机化,发生肉质变。
38、
C
出血性炎:出血性炎是渗出性炎症的一个类型。因炎症灶的血管损伤严重,致使渗出物中含大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故选C。
39、
A
浆液性炎是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渗出物中主要为含多量白蛋白的血清,其中混有少量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好发于浆膜(如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皮肤、粘膜、滑膜和疏松结缔组织等处。(老师)皮肤的浆液性炎如皮肤Ⅱ度烫伤时,渗出的浆液积聚于皮肤的表皮内形成水疱。另外:纤维素性炎是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纤维素的大量渗出,提示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损伤较重,通透性明显升高,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到血管外,在坏死组织释出的组织因子作用下,转化为纤维素,故有纤维素性炎之称。纤维素性炎多是由某些细菌毒素(如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的毒素)或多种内源性、外源性毒素(如尿毒症时的尿素和升汞中毒)所引起。常发生于粘膜(咽、喉、气管、肠)、浆膜(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和肺。
40、
A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可分为脓肿、蜂窝织炎及表面化脓和积脓三种类型。冷脓肿:骨结核时病变常累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局部无红、热、痛。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二、A2
1、
B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1.脑膜弥漫性充血,脑回普遍变平,尤以脑底部病变最为明显,故又有脑底脑膜炎之称。延髓、桥脑、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及大脑外侧裂等处的蛛网膜下腔内,积有大量灰白色或灰绿色的浓稠、胶性渗出物。浓稠的渗出物及脑水肿可包围挤压脑神经,引起脑神经损害。有时炎症可蔓延到脊髓及神经根。2.脑血管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动脉内膜炎。病程越长则脑血管增生性病变越明显,可见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有炎性渗出、内皮细胞增生,使管腔狭窄,终致脑实质软化或出血。3.脑实质炎性病变从脑膜蔓延到脑实质,或脑实质原来就有结核病变,可致结核性脑膜脑炎,少数病例在脑实质内有结核瘤。4.脑积水结核性脑膜炎常常发生急性脑积水脑水肿。初期由于脉络膜充血及室管膜炎而致脑脊液生成增加;后期由于脑膜炎症粘连,使脑蛛网膜粒及其它表浅部的血管间隙神经根周围间隙脑脊液回吸收功能障碍,这两种情况,可致交通性脑积水。浓稠炎性渗出物积聚于小脑延膜池或堵塞大脑导水管有第四脑室诸孔,可致阻塞性脑积水。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观,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病变严重的区域,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盖着脑沟脑回,以致结构模糊不清,边缘病变较轻的区域,可见脓性渗出物沿血管分布。在渗出物较少的区域,软脑膜往往略带混浊。脓性渗出物可累及大脑凸面矢状窦附近或脑底部视神经交叉及邻近各池。由于炎性渗出物的阻塞,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用革兰染色,在细胞内外均可找到致病菌。脑膜及脑室附近脑组织小血管周围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病变严重者,动、静脉管壁可受累并进而发生脉管炎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脑实质的出血性梗死。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病变广泛存在于大脑及脊髓,但主要位于脑部,且一般以间脑、中脑等处病变为著。肉眼观察可见软脑膜大小血管高度扩张与充血,脑的切面上可见灰质与白质中的血管高度充血、水肿,有时见粟粒或米粒大小的软化坏死灶。显微镜下可见:血管病变脑内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血管周围环状出血,重者有小动脉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着。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神经细胞变性,胞核溶解,细胞浆虎斑消失,重者呈大小不等点、片状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软化灶。坏死细胞周围常有小胶质细胞围绕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脑实质肿胀。软化灶形成后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胶质细胞增生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存在血管旁或坏死崩解的神经细胞附近。
2、
E
该患者应诊断为流脑,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和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3、
C
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因病情和病程不同,可以正常或缩小。肾包膜苍白,不易剥落;肾外表因疤痕收缩而凹凸不平,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肾乳头处有疤痕收缩,肾盏呈钝性扩张;肾实质萎缩,皮质与髓质有时分界不清;肾盂粘膜苍白和纤维化。镜下可见肾实质内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广泛浸润,部分肾实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早期肾小球尚正常,肾小管萎缩,管腔内有时可见白细胞和透明管型。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壁变厚,管腔变窄导致肾疤痕形成。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因病情和病程不同,可以正常或缩小。肾包膜苍白,不易剥落;肾外表因疤痕收缩而凹凸不平,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肾乳头处有疤痕收缩,肾盏呈钝性扩张;肾实质萎缩,皮质与髓质有时分界不清;肾盂粘膜苍白和纤维化。镜下可见肾实质内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广泛浸润,部分肾实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早期肾小球尚正常,肾小管萎缩,管腔内有时可见白细胞和透明管型。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壁变厚,管腔变窄导致肾疤痕形成。
4、
C
上皮无异型性,故可排除高分化肠腺癌和肠类癌,镜下见腺体增生,故可排除克隆病和肠粘膜息肉,本题选择C选项,慢性肠炎伴粘膜上皮增生。
5、
D
纤维素性炎,以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纤维素为特征,好发于浆膜,粘膜和肺。镜下见纤维素呈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常混有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细胞的碎片。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常见于胸膜腔和心包腔,如肺炎双球菌引起的纤维素性胸膜炎及风湿性心包炎。
6、
B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时,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阑尾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渗出。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以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西米老师)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与题中所述不符,故不选。)2、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阑尾发生坏死。此时,阑尾呈暗红或黑色,常出现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与题中所述不符,故不选。)
7、
C
小叶性肺炎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叶性肺炎是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病程大约一周,体温骤降,症状消失。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疾病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
8、
D
渗出性炎:渗出性炎的特征是以渗出现象为主,变质和增生现象较轻微。这是由于血管壁的损害较重,有较大量的液体或细胞成份由血管内渗出所致。增生性炎:是以组织增殖反应占优势为特征的炎症。本例有提示:“切面皮质增厚”。所以选增生性炎。
三、B
1、
B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粘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白细胞共同形成假膜。答案选择B。
A
血浆样液体或渗至创面和组织间隙,或渗出后形成水泡。
C
丹毒(erysipelas)系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D
脓肿是指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E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是炎症的标志性改变,请记住。
2、
C
溃疡是皮肤、黏膜较深的组织缺损。
B
窦道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管道使深部组织的脓窦与体表相通,其管道多呈盲管状。即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
D
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
E
痈是多个疖的融合。
A
痿管:其一端开口于皮肤表面,另一端与体腔或脏器相通,习惯上将这类伤口称为痿管。
3、
E
细菌性痢疾是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的炎症,因此称为纤维素性炎。
A
阿米巴肝脓肿是由于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从肠道病变处经血流进入肝脏,使肝发生坏死而形成。属于实质细胞发生的变质性炎。
C
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与皮肤、肌肉和阑尾。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B
结核性胸膜炎是浆膜的浆液性炎。
4、
B
此知识点为记忆性内容。
E
此知识点为记忆性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即可↓
病理学(一)
病理学(二)
景晨-安卓教育
邵阳-娄底-永州分校
培训项目
临床执业和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和助理医师
中西医执业和助理医师
执业中药师和西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资格考试
成人学历教育
事业单位
授课方式:网络授课+现场集中授课+配套教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bzl/10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考试大纲丨临床病理科2000住院医师
- 下一篇文章: 医界资讯县级医院必须具备这些技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