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肾癌已成常见病



趋势: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

在肾脏的实体肿瘤中,良性很少见,多为恶性。肾脏的恶性肿瘤主要是源自肾实质的肾细胞癌,又称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5%左右。肾癌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近年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男女比例为2:1。肾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病理类型多样,大多数为透明细胞癌。

特征:起病隐匿,早期易漏诊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与腰背之间的后腹膜间隙,周围由脂肪囊包裹,被埋得很深。肾脏肿瘤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无症状,不易被察觉,直至中晚期,病人才会出现典型症状——血尿、腰痛和肿块。有些病人会出现发热、高血压、高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常被当作其他疾病诊治。

早发现:超声很“给力”

腹部B超在肾癌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发现肾脏的占位性病变,还能区分肿瘤的质地(实性、囊性,还是囊实性),帮助鉴别肿瘤的性质(肾癌还是肾良性肿瘤)。肾癌在B超中的表现为不均质的、中低回声、实质性肿块。目前,超声可发现直径1厘米以上的肿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病人还需要做腹部CT或磁共振检查。

预防:生活方式要健康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部分肾癌是散发的,家族性仅占4%。肾癌的发生、发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要预防肾癌的发生,必须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具体要求如下:

1.不吸烟。研究发现,吸烟可以导致肾癌,且其危险度随吸烟的累积剂量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戒烟后可降低。肾癌病人手术后应戒烟,并远离烟草暴露。

2.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吃变质的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

3.适当控制奶制品、咖啡等摄入。

4.加强运动,保持正常体重。

5.保持乐观情绪和平和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血压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也是潜在的肾癌危险因素,故应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资料来源: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国民

文中观点仅代表医生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读者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不可将本文作为自行处理的指导或准则,而仍应咨询临床医生。

(文章来源于:辉瑞小药箱,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bzl/1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