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底会不会传染



当你知道身边的人患癌了,会不会有点害怕,忌讳与他握手、交谈,生怕被传染,那癌症究竟会不会传染呢?

我们并不能把致癌基因传入到他人体内。有研究表明,即使把癌细胞植入到他人体内也无法存活,因为对于他人而言,癌细胞是“外来物”,一旦入侵,免疫系统会立即将其消灭。同时,科学家为了在人体外培养一个活的癌细胞,也需要大费周折!

离开原主人,癌细胞自己想存活都十分困难,更别说祸害他人了。有时癌症会出现地域性“扎堆”,那和这个地区的致癌因素、群体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虽然癌症不会传染,但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些致癌的生物因素是会传染的!比如以下这些细菌或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肝癌

在我国,85%~90%肝癌都与乙肝有关。乙肝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可导致肝癌的病毒之一,它会反复对肝细胞进行破坏,从而增加肝细胞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同时还会促进细胞癌变。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的强大武器,建议健康人群尽早遵医嘱接种乙肝疫苗当然,并不是说感染乙肝病毒一定会得癌,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共同进餐、握手等日常接触,通常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千万别因为这个原因歧视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胃癌

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它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吃饭用筷子且不分餐的饮食方式,是导致其传播的重要原因。分餐、用公筷,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可有效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哦!

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虽然感染HPV不代表一定会得宫颈癌,但如果HPV持续感染1~2年以上,无论什么年龄,都意味着后续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明显增高。过早开始性生活、经期不注意卫生等,都属于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性生活3年以上,就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30岁以上的女性,务必要定期筛查宫颈问题。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式。通常认为,最适合的接种人群为未感染的16~26岁女性即提倡还没有性生活的年轻女性注射疫苗。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鼻咽癌

研究发现,超过95%的鼻咽癌患者与EB病毒有关。接吻、共餐等都可能给EB病毒可乘之机,尤其在口腔黏膜破损时,感染EB病毒的机会有所增加。感染了EB病毒不代表一定会发展成鼻咽癌,大约3%~10%的EB病毒抗体阳性患者会转化为鼻咽癌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漱口,饮食讲究卫生等,都有助预防该病毒。吸烟等可能激活潜伏在人体内的EB病毒,建议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高危人群定期体检筛查。

高危人群包括:

①、鼻咽癌高发区30~59岁的居民;

②、经常接触油烟、长期吸烟、

③、有慢性鼻咽疾病史的人群;

④、家族中曾有鼻咽癌患者。

温馨提示

以上这些情况都不是癌症的“传染”,其实看起来很凶猛的癌症,离开了自己的主人,是不堪一击的。日常生活中和癌症患者相处,平常心对待就好啦~其次,可以注意规避致癌因素,定期进行防癌筛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bzl/1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