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重磅MicroRNA2



编者按:

microRNA是一种长度为~5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在蛋白编码基因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是近0年来科学界研究热点。根据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miRNA大致可分为促癌性miRNA与抑癌性miRNA。

胆囊,是一个位于右肋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状器官,颈部连胆囊管,胆囊管向上连接肝总管,向下连接胆总管(解剖结构见下图);胆囊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常见的胆囊相关疾病包括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及胆囊癌等。胆囊癌(GBC)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也是第七大最常见的胃肠道癌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BC的发生率为.5/10^5人。尽管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与GBC相关的死亡率仍高于其他癌症。且就诊时患者往往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晚期胆囊癌的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胆囊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就包括miRNA在胆囊癌中的基础研究。

胆囊的解剖位置(来源于维基百科)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上海交通大医院刘颖斌教授团队年在nature子刊CellDeathandDifferentiation杂志上发表的MicroRNA-9c-5psuppressesgallbladdercarcinomaprogressionbydirectlytargetingCPEB4andinhibitingtheMAPKpathway研究论文。

文章从运用miRNA芯片分析胆囊癌组织与癌旁组织(NAT)各miRNA表达差异开始,鉴定出miRNA-9c-5p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然后临床分析了其与胆囊癌患者预后及临床病例特征存在关联,进而在体内外实验中证明miR-9c-5p在胆囊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且通过减少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胆囊癌细胞转移与侵袭,最后得出MicroRNA-9c-5p通过直接靶向CPEB4和抑制MAPK途径来抑制胆囊癌的进展的结论。(特绘制鱼骨图便于大家理解)

(从鱼尾向鱼头看,太长hhh,不知大家能否看清)

Results解读:

图1、miRNA的表达在胆囊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存在差异

及miR-9c-5p的表达与胆囊癌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

作者首先运用miRNA芯片分析比较GBC组织和NAT的miRNA表达谱。结果显示13种miRNA的水平发生了显着变化(“倍”),其中包括11个下调的miRNA和个上调的miRNA(图1a)。与NAT相比,GBC组织中miR-9c的表达最显着下调,表明miR-9c是肿瘤发生的关键介质。作者通过qRT-PCR检测40对GBC组织及其相应的NAT的miR-9C-3P和-5p的表达水平。和miRNA芯片数据一致,与NAT相比,肿瘤组织中的miR-9c-5p表达显着下调(P=0.;图1b)。然而,miR-9c-3p的表达没有显着下降(P=0.;图1c),因此作者在随后的研究中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bzl/1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