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单细胞RNA测序发现在Erb
导读
胆囊癌(gallbladdercancer,GBC)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胃肠道癌症。
其中胆囊腺癌占GBC的85%以上,具有肿瘤内异质性高、预后差的特点;而腺鳞癌(5%)和鳞癌(2%)构成GBC的一小部分,尚缺乏充足的研究资料。外科手术是胆囊癌患者目前最佳的治疗方式,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往往已为晚期,错过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GBC的中位生存期一般少于1年,预后极差。鉴于GBC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特征是肿瘤实质内异质性细胞之间的时空相互作用,如肿瘤微环境中的癌细胞和基质细胞相互作用,这种异质性明显降低了目前主要针对单个特定细胞和分子的抗肿瘤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胆囊癌细胞异质性及其相互作用,以最终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文献分享
年6月22日,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医院胆胰外科主任刘颖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PI陈洛南,上海交通大医院副主任李茂岚团队等合作在JournalofHepatology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RNA-sequencingatlasrevealsanMDK-dependentimmunosuppressiveenvironmentinErbBpathway-mutatedgallbladdercancer”的研究论文,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揭示出胆囊癌细胞转录组异质性,发现在ErbB通路突变的胆囊癌中MDK的增加导致其与肿瘤浸润巨噬细胞表达的受体LRP1相互作用,促进免疫抑制巨噬细胞分化。
1
患者的肿瘤内和肿瘤间异质性的细胞多样性
为了探索GBC患者的肿瘤内和肿瘤间异质性的细胞多样性,作者首先利用13例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进行单细胞RNA测序,获得了,个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其中57,个细胞(50.1%)来自原发肿瘤,57,个细胞(49.9%)来自匹配的相邻正常组织。41例腺癌患者和11腺鳞癌患者进行免疫荧光和组化染色作为验证队列。
为了定义肿瘤微环境(TME)中的细胞组成和GBC的亚群结构,作者对这些细胞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根据已知标记基因或每种细胞类型表达的特定基因(包括上皮细胞、内皮细胞_VWF)确定了16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内皮细胞_DCN,肌成纤维细胞,CAFs(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_MFAP5,CAFs_ACTA2,肥大细胞,滤泡B细胞,血浆B细胞,Treg,CD4+T细胞,CD8+T细胞,单核细胞样细胞,M1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和DC等。
2
ErbB通路突变可能参与了细胞亚群的激活和增殖
为揭示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基因组变异,作者对9例GBC患者进行了深度测序分析。发现体细胞突变包括单核苷酸变异(SNVs)和小插入和缺失(INDELs)在这些肿瘤中差异很大。鉴于先前在GBC中发现的ErbB通路的高频率突变,作者接下来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bzl/14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药治疗ldquo肝癌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