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急跑肚话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日解液状便,每日三次以上,或每日排便量超过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诊断为腹泻。腹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超过两个月者属慢性腹泻。
病因
1.急性腹泻
(1)肠道疾病:常见的是由病毒、细菌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致的肠炎和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此外还有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缺血性肠病等。也可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发生的抗生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2)急性中毒:食用毒蕈、桐油、河豚、鱼胆及化学药物如砷、磷、铅、汞等引起的腹泻。
(3)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4)其他: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服用某些药物如氟尿嘧啶、利血平及新斯的明等;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甲状腺危象。
2.慢性腹泻
(1)消化系统疾病
1)胃病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后胃酸缺乏。
2)肠道感染: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鞭毛原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3)肠道非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多发息肉、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4)肠道肿瘤:肠道绒毛状腺瘤、肠道恶性肿瘤。
5)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
6)肝胆疾病:肝硬化、胆汁淤积性黄疸、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2)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类癌综合征及糖尿病肠病。
2)其他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尿毒症、放射性肠炎等。
3)药物副作用:利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考来烯胺等药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亦可导致腹泻。
4)神经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从病理生理机制分析可有以下类型
1、分泌性腹泻:肠道分泌大量液体超过肠粘膜吸收能力。
2、渗出性腹泻:肠粘膜炎症渗出大量粘液、脓血而致腹泻。
3、渗透性腹泻:由于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阻碍肠内水分与电解质的吸收引起。
4、动力性腹泻:由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吸收。
5、吸收不良性腹泻:由肠粘膜吸收面积减少引起。
临床表现
对明确病因与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1、起病及病程
急性腹泻起病急骤,病程较短,多为感染或食物中毒所致。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肿瘤或神经功能紊乱等。
2、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
急性感染性腹泻常有不洁饮食史,于进食后24小时内发病,每天排便数次甚至数十次,多程糊状或水样便,少数为脓血便。慢性腹泻表现为每天排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亦可为黏液、脓血,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及结肠、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暗红色或果酱样。粪便中带黏液而无异常发现者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3、腹痛与腹泻的关系
急性腹泻常伴有腹痛,尤以感染性腹泻较为明显。小肠疾病引起的腹痛常在脐周,便后腹痛缓解不明显。结肠病变疼痛多在下腹,便后疼痛常可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明显腹痛。
伴随症状与体征
1、腹泻伴发热: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肠道恶性淋巴瘤、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等。
2、腹泻伴里急后重:提示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如细菌性痢疾、直肠炎、直肠肿瘤等。
3、腹泻伴明显消瘦:多提示病变位于小肠,如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4、腹泻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见于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
5、腹泻伴腹部包块: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克隆恩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
6、腹泻伴重度失水:常见于分泌性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或尿毒症。
7、腹泻伴关节痛或关节肿胀:见于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结核等。
检查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
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线检查
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4.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
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价值。
5.内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
6.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7.血清及尿中胃肠道激素与化学物质测定
治疗
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1、病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2、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
(2)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硫糖铝等。
(3)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4)止泻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
(5)其他-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
3、中医中药治疗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能医治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bzl/5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刘瑞9月11日陈纭9
- 下一篇文章: 临床中医中西医口腔医师习题技能辅讲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