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奇怪的病正在人群中流行严重会引起
有一种奇怪的病正在人群中流行……
它不仅会让你认知能力降低、大脑变“傻”,还会损伤心血管系统,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甚至和十多种癌症有关!
全世界范围内,很多人正处于这种疾病的风险中而不自知……
想要确认自己是否有风险,方法很简单——请在放松的情况下测量一下你的腰围:
如果你是男性,测量结果≥90厘米
如果你是女性,测量结果≥85厘米?
很遗憾,你也正处于这种“流行病”的风险中!
小肚子越大,死亡风险越高
你已经猜到了,这种“流行病”就是你的小肚子!
肚子胖这件事,有时候非常恼人!因为有的人明明四肢很纤细,却唯独有个减不掉的凸起的小肚子,但肚子胖四肢纤细比四肢胖胖的人危害更大!
因为这种小肚子,是小肚子中最危险的类型:内脏脂肪型小肚子!
它带来的风险可能是,腰越粗、命越短!
1.小肚子大,癌症风险高
发表在BMCMedicine杂志上的涉及万人的大型研究表明:腰围粗的人患包括子宫癌、肾癌、胆囊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12种癌症的风险增加。
某种角度来说,小肚子甚至可以称为“缓慢生长的癌症”。这是因为,一旦内脏组织被油腻侵犯,那么癌变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隐藏在腹部的脂肪,会产生大量的名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使正常的细胞变得脆弱,进而引发癌变。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产生的这种蛋白质会更多,所以它的危害就更大!
以肾癌为例,在肾癌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属于由于肥胖,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堆积,导致肾癌的发生!
2.小肚子,易招来心脏病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在《循环》上的一份科学声明显示:腹部肥胖或身体中段、器官周围有多余脂肪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即便他们并不胖(BMI在正常范围内)。
3.小肚子越大,人易变“傻”
发表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研究显示,对于亚洲人群而言,较高水平的内脏脂肪、BMI与认知功能下降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内脏脂肪每多半斤,认知年龄衰老0.7年,胖会让人变“傻”!
内脏脂肪型小肚子的危害不仅仅如此,小肚子越大,命越短!我们用一串直观的数字来感受一下小肚子是如何夺命的:
?腰围每增加11厘米,十种癌症风险增加13%,大肠癌的风险增加22%;
?腰围每增加10厘米,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61%;
?腰围每增加10厘米,全因死亡风险便会增加11%;
?腰围越粗,体重增长越快,越容易患脂肪肝;
……?
你是危险的“内脏脂肪型小肚子”吗?
我们腹部的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用手可以摸到的肥肉就是皮下脂肪,而看不见摸不到的,就是内脏脂肪!
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康琳:内脏脂肪包裹着腹部的脏器,就像是人们的内脏上包裹着一层肥油,而且内脏脂肪是最危险的脂肪。
虽然内脏脂肪看不见,但仍然可以“测量”出,如何知道自己的小肚子是不是危险的“内脏脂肪型小肚子”呢?除了测量腰围外,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测量腰臀比!
如何准确测量腰臀比?
腰臀比=腰围尺寸/臀围尺寸
腰臀比测量步骤
→测量腰围:慢慢呼吸,不要憋气和吸肚子,一般测量2~3次保证准确性。测量位置在肋骨最下端跟胯骨最上端的中间位置(测量要紧贴肚子但不能压迫皮肤)。
→测量臀围:臀围以臀部最大处为准。
腰臀比数字提示患癌风险高
?男性腰臀比大于0.9
?女性腰臀比大于0.8
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在0.8以上,在医学上就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并且随着数值越高,患癌风险也随之增加。?
在家估算体脂是最方便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准确评价体脂分布及腹部内脏脂肪的情况,所以不是很准确。想要准确测量体脂,需要去做更加专业的检测:
体脂检测方法
▲生物电阻抗法
可以测身体8种成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内总水分、体脂肪、体蛋白、肌肉、瘦体重、矿物质等。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结果全面、患者无痛苦、易接受,但无法区分细胞内与细胞外脂肪。
▲超声波法
优点是细胞内、外脂肪均可测量,还可用于胰腺脂肪评估。超声波法是筛查脂肪肝的首选方法:敏感度为60%-94%,特异度为84%-95%。
▲CT法
CT测量脂肪面积是最准确的评价脂肪区域性分布的方法之一,其能较好地评价腹型肥胖。定量CT法可对细胞内外脂肪进行定量评估,细胞外准确性高、细胞内准确性有限。CT对纵隔、大腿脂肪组织面积测量可重复性较高。
▲磁共振脂肪测量技术
该方法优点是无辐射、可进行全身评估。细胞内、外脂肪量化评估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但费用高、操作专业性强。
精准减掉“内脏脂肪型小肚子”的有效方法
虽然内脏脂肪型小肚子非常凶险,但好在——只要减掉,就可以降低疾病风险。
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康琳:减“内脏脂肪型小肚子”的关键是要“减脂”的同时要“增肌”!
如果你的小肚子不大,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食谱来试一试减掉内脏脂肪!
如果你的小肚子总是减不掉、很顽固,那么一定要试一试医院团队专家为您开出的国际研究认证的协和“减脂增肌”方案,坚持下去就能见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fby/15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胆囊癌恶性程度高胆不痛就不要紧是
- 下一篇文章: 一级致癌物被揪出,世卫组织呼吁请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