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本书癌症middot真相医



能够聆听何须阅读

点上方绿色标示让求知帮读给您听

◆◆◆

这是为您分享的第本书

今天我推荐的书是《癌症·真相》。对于非医学从业者而言,这本书可以揭开癌症神秘的面纱,如同将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变成可以触碰的实体,让你不再对癌症胡思乱想。人们提到癌症,联想到的总是不治之症,但你听说过治愈率在90%以上的癌症吗?你听说过「癌症疫苗」这种东西吗?曾经一度震惊全国的新闻中的「免疫疗法」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免疫疗法」都不靠谱呢?癌症这么可怕,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好奇,不妨打开这本书。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揭示肿瘤的分类和预防,让读者明白「肿瘤」听起来是两个字,实际上是千百种疾病的统称;同时,本书也介绍了目前已经研究出来的,预防各类癌症的方法,破除诸多谣言。本书的语言十分平实,不需要医学基础知识即可理解,可以说是一本站在普通读者角度写的书。

上面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说了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以现在的医学水平来看,癌症到底是什么?癌症谁都听过,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不像呼吸道感染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外界「入侵者」,而是人体自身一些地方出了问题,像是「我们之中出了一个叛徒」的感觉。这个部分主要讲的就是这个「叛徒」是怎么出现的,总结了目前现代医学中关于癌症的机理、疾病的分型等。第二个要点是:癌症应该如何治疗?很多人听过的治疗方法大概就是「放化疗」,接受治疗的患者常常头发掉光、一脸憔悴,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但实际上癌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传统放化疗以外,有靶向药,有免疫疗法,有质子治疗等。这个部分主要介绍目前为止最新的治疗方法,很多治疗方法很可能超出了大众对于「药物」的认知,听完之后大概会感叹一句:「癌症还能这样治啊?」第三个要点是:破除一些关于癌症的谣言和普及癌症的正确预防手段。由于癌症是如此恐怖,经常会有一些诸如「吃这几种食物可以防癌!」等在专业人士看来啼笑皆非的谣言,只有了解了正确的方法,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所谓「治未病」,或者叫预防医学的目的就是如此。

我先来讲第一个要点:癌症到底是什么?首先要区别的就是,癌症和肿瘤并不完全一致,肿瘤是「固体」,癌症不一定是,比如白血病就是一种癌症,癌症给人们带来的印象就是巨大的肿块,然而实际上那些骇人的图片里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如果治疗得好很快就能恢复,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恶性肿瘤。所谓的恶性和良性,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否会转移或者说扩散,一旦这些癌细胞跑到了别的地方或者向其他组织侵蚀,它们就变得非常致命且难以消灭干净,因为它们转移的时候很喜欢往一些重要器官转移,比如肝、脑、肺等等,医生不可能把这些器官直接切除,癌细胞会在人体内继续肆虐,到最后产生「恶病质」,也就是全身器官的大面积衰竭,此时便无力回天。不过癌症的致死原因也是需要区别病变组织的,比如肺癌主要是因为呼吸衰竭最后致死的。那么,恶性的癌症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基因突变,跟美国大片里那种被射线照了以后能变「超级英雄」的情况不同,大部分的突变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事,癌症就是因为细胞突变以后,开始无限的自我复制,导致一系列的后果。不过实际上基因的突变在我们身体里到处都存在,基因复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会变成癌细胞,因为如果不是突变成跟癌症有关的基因,就不会变成癌细胞,而且人体有许多的机制来阻止这些突变发生,即使突变发生了,白细胞也可以很快地把奇形怪状的细胞吃掉,这也就是大部分人还能在有突变的情况下正常生活的原因。实际上,与癌症的发病相关性最强的是年龄,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年纪太大,身体积累了太多的突变,运气不好把这几个「地雷」全踩上了,导致了最后的癌变。不过有些人比较特殊,比如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就因为她的BRCA基因突变切除了乳腺和卵巢,这个BRCA其实就是一个乳腺癌的高危基因,如果有些人天生带有这些突变,她患乳腺癌的概率就是正常人的倍,再加上她母亲很早就得了乳腺癌,于是她决定破釜沉舟,直接切除可能癌变的组织以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乳腺癌患病风险。这种方式稍微有些过激,不过她的例子恰恰体现了关键基因突变在癌变当中的作用。或许读者会问,既然这几个基因那么可怕,为什么不把这几个基因拿掉,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得癌症了?并不是这样的,首先不说人体那么多细胞挨个拿掉其中的一段基因有多难,单看基因本身,它们都是人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这些基因的话,头发不会生长,粘膜不会更新,受伤了皮肤也不会愈合,过段时间人就因为各种衰竭死掉了,所以只要这些基因没「发疯」的话,它们还是好的。我们理解了癌症的本质之后,或许就能解释癌症为什么是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了,因为癌症其实是身体自己的细胞「发疯了」,与细菌和病毒不同,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细胞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很针对性地设计出对这些微生物有效杀伤的药物而不影响正常的细胞,但癌细胞与其他正常的细胞实在是太像了,尽管化疗药物可以杀伤癌细胞,但同样也可以伤害正常的细胞,有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它就是我们谈癌色变的其中一个原因。经常看到电视里一个罹患癌症的病人,开始治疗以后会出现呕吐、消瘦、脱发等症状,这就是药物的「副作用」。那么,这些副作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传统的放化疗目的都是杀伤快速增殖的细胞,因为癌细胞是无时不刻不在增殖的,所以这些化疗药物对它们可以很有效地杀伤,然而人体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一直在旺盛增殖的,比如头皮的毛囊细胞,头发是一生都在不停生长的,化疗药物由于不分敌我,杀伤了毛囊细胞,导致了脱发,同时也杀伤了胃肠道的粘膜细胞,导致了腹泻,这些副作用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医生们使用化疗时往往需要在一个两难的抉择中判断,到底是应该更多地使用化疗药物快速消灭肿瘤,还是应该暂停化疗,让病人的身体恢复一段时间,有的时候因为病人的身体情况太差而不得不停止化疗。更重要的一点是,癌症虽然听起来是一种病,但不同种的癌症之间其实千差万别,它是成千上万种疾病的统称,比如白血病就是一种血液的癌症,它没有肿块存在,癌细胞随着血液遍布在身体里;又比如宫颈癌,作为一种明确病因的癌症,它就是因为HPV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才会有HPV病毒疫苗这种东西存在,为的就是预防以后的癌症,这种疫苗被称为「癌症疫苗」,实际上这只是病毒的疫苗罢了,与其他的疫苗,比如流感疫苗,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癌症当中有一些癌症是较为特殊的,那就是儿童癌症,是的没错,尽管与癌症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新闻上有些募捐的消息,比如XXX儿童因为白血病导致家庭破产,希望获得社会的帮助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一些儿童也会得癌症,如果这个孩子天生就携带许多关键基因突变的话,很可能出生不久就会得癌症,不过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孕前检查已经变得更加精确,我们已经可以提前看到一些关键基因是否有问题。儿童癌症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化疗药物的耐受程度远高于成人,同样是白血病,儿童使用化疗药物的剂量换算成与体重的比值的话是成人的三倍左右,如果成人用这个剂量的话大概会引起极其强烈的不良反应,很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然而儿童对于这个剂量是可以承受的,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是,儿童还在生长发育,他们的修复能力远超成人。与成人癌症不一样的是,儿童的治疗更需要判断长期的效果,尽管癌症有可能治愈了,一些神经系统或者其他器官的损伤也是问题,比如对于一个得了癌症的老年人来说,只要还能多活5年,如果有继发肿瘤或者其他不良反应也可以接受,毕竟能多活几年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儿童不一样,消灭癌症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因为放化疗而把后半辈子毁了这实在很不好;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化疗药物本身其实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因为这些化疗药物主要就是干扰细胞的分化和复制,把细胞弄得乱七八糟之后它就死掉了,虽然短时间之内会消灭癌细胞,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有诱发其他肿瘤的风险。目前已经观察到,一些得了白血病的儿童患者在白血病治愈以后,过了许多年发生了与血液系统完全不相干的癌症,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尚不明确,但目前的证据显示与放化疗有关。所以,对于儿童癌症的治疗我们还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stl/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