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钧谈囊肿离癌症有多远



很多人体检时,有时会查出各种“结节”“息肉”“囊肿”“增生”等,于是看到自己身体内长了一些多余的东西都会惴惴不安,甚至担心这些会发展成癌。囊肿离癌症有多远?今天杨钧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下这一知识。

什么是囊肿?

随着超声、CT、核磁共振等现代影像检查的普及,“囊肿”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进入百姓的生活,比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等等。绝大多数人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但检查报告中,出现囊肿二字难以会生出许多疑惑。

通俗地说,囊肿就是一个封闭的“水泡”,如同充了水的气球。囊肿的外壳是由一层层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排列而成的纤维性囊壁,囊腔内充满清亮无色或淡黄色、无菌、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称之为囊液。大多数人的囊肿形成原因不明。

还要提一点,很多人会把囊肿与肿瘤产生联想,一个“肿”字让人们在了解它之前些许有些负担,虽然他们都是包块,但性质和质地完全不一样,所以不能光看字面有点相近就产生联想。

囊肿常见的部位有哪些?

囊肿在全身各种组织中均可以发生,包括肝、肾、卵巢、胰腺、咽喉、皮肤、腱鞘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肝脏、肾脏、卵巢。囊肿大小差异较大,可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卵巢囊肿

囊肿:基本不需特殊治疗

囊肿是一种良性包块,有的单独一个,也有多个的,一般来说对健康没有多大影响,体检查出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囊肿没有对周围器官存在压迫症状或发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疗。如肝囊肿过大,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发不适症状,则需积极治疗。如出现并发症,像囊肿破裂、囊内出血等,需进行外科手术。

1.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乳房疾病。95%的乳腺囊肿无需做特殊处理,只要定期观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40岁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钼靶检查。

2.肝囊肿

绝大多数肝囊肿不会癌变,且不会影响肝功能,所以只要肝囊肿没有导致身体不适都可以不作处理,但建议每6个月做B超复查一次,观察囊肿大小变化。

3.肾囊肿

肾囊肿以单纯性肾囊肿较为多见,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为良性,恶变几率微乎其微,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发现前,几乎没任何症状。如果肾囊肿小于5厘米,且没有给患者带来不适,大可不必治疗,一般3-6个月复查B超观察其变化即可。如果超过5厘米,且影响肾脏功能,则需要医疗介入。

什么情况要处理?

目前囊肿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吃药也不管用。西医处置原则主要是清除囊液,破坏囊壁,使之缩小不再生长。方法包括:腹腔镜下囊肿开创引流、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流、硬化治疗、切除等。对于一般人来说,囊肿不太大、恶性可能性小的不需要处理,复查即可。以下为常见需要处理的情况:

1、体积太大、位置特殊

以最常见的肝囊肿为例:较大的肝囊肿可能表造成肝内大血管、胆管的压迫或引起症状,这时就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肝胆外科医生评判病情,并提出治疗计划。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容易因冲撞或受伤导致破裂,需要处理。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没有对周围脏器造成压迫症状,可以观察,若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疼痛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2、怀疑恶性可能

影响学检查怀疑是“囊性”的肿瘤,较少发生囊肿的部位出现了囊肿或者那个部位的肿瘤通常是囊性的,就需要更注意一些,比如“胰腺囊肿”,因为超声下看到的它从完全的良性病变、到恶性的囊腺癌都有可能,此时需要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

3、消除心理负担

有的人心理负担大,发现身体里有个囊肿,于是心理总是有个疙瘩,听说穿刺使能囊泡消失或缩小,非要穿刺掉才安心,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穿刺,但治疗的更多是“心病”。

4、“多囊肾”或“多囊肝”

一般人的囊肿都是单发的,或者散在的几个,而成千上百的“多囊肾”或“多囊肝”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种情况下,囊肿危害就挺大,正常的肝组织和肾组织被挤压掉,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尤其是肾功能损害更为多见,因多囊肾而发生尿毒症的患者也有不少。“多囊肾”或“多囊肝”穿刺引流可以达到缓解,但不能达到彻底治愈,通常需要肝移植或肾移植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没有以上这些情况通常无需特别担心,下次体检时再看看身体里面的这位“老朋友”在体内是否依然安好即可。接下来杨钧老师和大家分享下中医知识。

西医里面讲的很多囊肿,在中医看来,致病原因里面有内因,有外因,有其他的特殊原因,由于七情引起气血运行失常,瘀血阻滞而变成有形的东西停积在体内,就是囊肿、肿瘤的形成。这是一种气滞血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痰湿停聚。

痰湿是属于阴邪,容易下沉,所以就往底下停聚。其实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节制,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造成的脾虚而生痰湿,痰湿下沉,随经络而流注,就造成了积聚,痰湿、湿邪等有形的东西。可以进一步阻碍气机运行,也就造成痰湿,气机运行不畅,就造成了血液运行不畅,所以痰浊、瘀血、气滞就完全交织在了一起。

中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而“四神汤”就是健脾祛湿名方,杨钧老师向各位道友推荐这个健脾祛湿名方。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

01.薏仁

02.莲子

03.山药

04.茯苓

(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的传说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不久有一道人帮他们开出了“莲子、薏仁、淮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台湾之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并且‘臣’和‘神’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以讹传讹而成为‘四神汤’。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

01.山药以补虚为长,

02.茯苓以去湿为长;

03.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

04.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

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四神汤的食谱

1煲汤

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煮粥

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3做糕点

将四神汤材料弄成沫状,少量的加入到面粉里,发酵成馒头包子,也可以混入馅料里或者做成糕点。

(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20克左右)

人体一湿,百病兼得,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想要除百病,那就从祛湿开始吧。中医经典祛湿方“四神汤”祛湿管用,材料也很好准备,大家可以试一试。

公益分享,健康你我;

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让我们一起普及中医知识,

让我们中华文明永续流传!

                为健康加油

原创文章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stl/1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