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任意一条者视为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



结直肠癌,是指大肠上皮来源的癌症,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在我国,结直肠癌已经跃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中以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结肠癌(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其中约95%的结直肠癌均演变自肠息肉,从肠息肉发展成真正的癌其实过程很长,如果及时接受检查与治疗,是有很多机会阻止其发展成为癌的,医院消化分中心的冀明主任几乎每周都能从内镜中心的肠镜检查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家住河北的王女士,今年39岁,主诉腹痛腹胀、偶尔便血,王女士一直以为是自己坐月子期间留下的痔疮复发,去药店买了开塞露,但是最近这几次却完全没了作用,大便带血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偶然间药店的药剂师却提醒她,大便带血不一定是痔疮,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王女士这才注意到自己从此次发病以来食欲越来越差,近一月以来体重竟下降5kg,腹泻似乎也更加频繁,还总有排不尽的感觉。在京务工的王女士了解到医院消化分中心的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综合实力后,在家人的陪同下预约了肠镜检查。在镜子刚刚进到直乙交界距肛缘15cm处,就看到一不规则病变,表面黏膜活检钳触之易出血,通过镜下诊断为结肠息肉取活检后病理结果显示为高级别管状腺瘤,属于结肠早癌。当天冀主任团队便为王女士实施内镜下ESD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组织夹封闭术成功切除。便血是结直肠癌非常典型的表现,大约超过8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便血的情况,是肿瘤表面与大便摩擦导致破损,但因痔疮也会有带血的症状,所以很多人会和王女士一样,易把两者混淆,没有足够重视而错失检查治疗的最佳时间。王女士幸运之处在于,出现不适症状及时接受了肠镜检查,发现得早,如果再晚一点发展成进展期癌,此时无论采取什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及存活率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而早期结直肠癌是指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以上的肿瘤,可以通过内镜下手术进行切除,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的病变。如果早期癌得不到重视,任其生长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侵袭性癌症,发展成为局部晚期甚至广泛晚期的癌症。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下面为早期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评估。有以下任意一条者视为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1.便潜血呈阳性;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3.既往有肠道腺瘤史;4.既往有肠道外肿瘤史;5.有排便习惯的改变;6.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管疾病或胆囊切除史及不良生活事件。同时冀明主任提醒大家,40岁以上的一般人群需要:1.每年做一次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2.每1~3年做一次粪便DNA检测;3.每5~10年做一次精细放大肠镜检查。4.有结直肠肿瘤史以第一次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次检查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多吃红薯、玉米、豆类、新鲜果蔬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粗纤维能够增加粪便的体积,减少肠道中食物残渣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同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控制体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ystl/1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