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结肠息肉
息肉是指从黏膜表面向腔内突出和隆起型病变,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肉疙瘩。胃上长出来叫胃息肉,胆囊上叫胆囊息肉,结肠里的就是结肠息肉。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消化道粘膜是平坦光滑的,其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有序不断的更新脱落,若受到了过度的理化或者生物因素损伤,加速修复的消化道粘膜可能就会出现过度增生,在消化腔道表面形成一个小的隆起或凸起。
息肉按病理可分为:(1)腺瘤样息肉是最常见,(2)炎性息肉是肠黏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3)错构瘤型息肉,(4)其他如黏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早期癌、类癌等。按形态可分有蒂、亚蒂及无蒂息肉,按数目可分为单发性、多发性、息肉病。不同性质的息肉,预后和处理绝然不同。因此息肉都需要病理学检查才确定其性质好坏。
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结肠癌和肠息肉关系密切,因为结肠息肉多数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部位,而乙状结肠、直肠恰恰也是大肠癌的好发部位此部位。肠息肉的癌变率从3%~30%不等,大多数的结肠癌都是从结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肠癌的发生要经过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瘤变→癌变→进展期癌,也就是说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较高,但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
结肠息肉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结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结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等检查。
结肠息肉的早期确诊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及时治疗能使结肠癌的发病率降低70%~90%。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年龄大于50岁的人。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小编在此建议从50岁开始,推荐所有人每年常规筛查粪便隐血检查、肛门指检等,每5到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有癌变倾向的结肠腺瘤,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1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力尔宁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说明书
- 下一篇文章: 病理诊断中常用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