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了肝囊肿怎么办



导语

前几天,72岁的老陈体检时发现自己患了肝囊肿和胆结石,十分紧张,认为肝囊肿是严重的疾病。可医生告知,肝囊肿是常见小问题,可与肝脏共存在人体内。这是为什么?那么肝囊肿是什么疾病?到底需不需要诊治?

后经医生诊断,老陈肝脏功能比较正常,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专家解释说,肝囊肿是一种很常见疾病。“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它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既不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也不会发展为肝癌。”由于肝囊肿的知晓率较低,不少患者误认为是肝脏长了肿瘤。肝囊肿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先天性肝囊肿在早期没有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多由B超检查发现。但是,当发现肝囊肿小大超过5cm,就需进行引流术,以防囊液与胆液相通,引起胆炎症。

根据近期患者的后台咨询,现在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肝囊肿的一系列问题:

肝囊肿是什么?

囊肿增长速度缓慢,一般的肝囊肿不做处理,因为它可与人的肝脏共存,没有危害。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中最多见的先天性肝囊肿,它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单发性肝囊肿以20~50岁年龄组多见,多发性肝囊肿以40~60岁多见,女性发病率多高于男性,大多数肝囊肿并不生长或长期处于”静止”或“小囊肿”状态。

B超发现肝囊肿后需做其他检查吗?

B型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能明确显示典型的肝脏液性占位,它还可明确囊肿大小、数目、范围和周围脏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患者并不需要做彩色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患者,应进行CT检查。

需要对肝囊肿进行治疗吗?

当肝囊肿5cm并无临床症状者,不需进行处理,只需定期随访每年做1至2次B超即可。肝囊肿不长大、不恶变,对患者无威胁,肝囊肿无破裂之忧,即使囊肿破裂,流出的液体也对人体无害,而且肝囊肿很少自发破裂。但是,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邻近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也可能出现囊肿破裂、囊内出血、带蒂囊肿扭转等急腹症。

当肝囊肿5cm并伴有临床症状时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尤其下列几种肝囊肿应考虑进行治疗。

1

直径超过10cm

巨大肝囊肿当直径超过10厘米时,可称之为巨大肝囊肿,巨大肝囊肿容易引起食后饱胀、恶心、呕吐、右上腹部隐痛不适等压迫症状,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应进行治疗。

2

感染

囊肿继发感染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发烧、白细胞升高等表现B超检查提示有脓液应及时进行治疗。

3

出血

囊肿继发出血当患者肝区剧烈疼痛酷似急腹症,如保守治疗无效应进行手术治疗。

4

疼痛

囊肿扭转者囊肿扭转会产生剧烈疼痛,手术也许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甚为罕见。

肝胆患者递增趋向年轻化

“像老陈这样的患者,肝囊肿是小问题,反而应早些治疗胆结石。”专家表示,据他多年门诊情况看,近年来,肝脏疾病,特别是胆囊疾病的患者有明显增多,也不再专属于老年人,有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会有胆结石,而且患胆囊炎的病人有年轻化趋势。

据了解,除去先天性基因、环境、激素等影响,导致胆囊炎、胆结石发生最主要因素就是饮食。“例如胆结石最易发生在体形偏胖、喜欢进食甜食、肉类、动物内脏等食物的人群身上,不吃早餐的人群也易产生胆结石。”曾接诊过一个年轻的小伙,常吃油炸食品还配着啤酒,导致患上急性胆囊炎。专家解释说:“过量食用高脂肪含量的食品再加上啤酒的刺激,会让胆囊胆汁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胆囊炎。”

建议

想要身体好,合理膳食很重要!

改变日常饮食习惯,选择合理饮食结构

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结构上,都需要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

预防肝囊肿,可多吃红色蔬菜

“重点推荐胡萝卜、西红柿、红枣、火龙果等红颜色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

有规律地进食

保证一日三餐是预防胆囊疾病最好的办法。“因为在进食过程中,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黏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有益于胆囊正常功能。”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1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