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有可能致癌怎么个致癌法
问
结肠癌的病人中有许多人有“胆囊切除”的经历?这是谁说的?
答
跟我来一探究竟——胆囊本身是用来干什么的?
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胆囊主要的任务是浓缩、储存和排空胆汁。
胆囊就相当于咱们的“钱包”,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从里面拿。这里的“用钱”是指咱们吃饭的时候,便可促进胆囊的排空,把胆汁排到肠子里面。而胆汁是人体至关重要的消化液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乳化脂肪,相当于把脂肪团块分解成更小的颗粒。
问
怎么个“致癌”法?
答
前面提到的胆囊切除与结肠癌的关系,是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
胆汁中有一种重要成分——胆汁酸,从肝脏分泌出得胆汁酸被称为“初级胆汁酸”,它与大肠中的大肠杆菌发生作用生成“次级胆汁酸”。胆囊切除术后肝脏分泌出的胆汁没有地方可以存放,便会昼夜不停地排入肠道,胆汁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后,产生“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大量增加,在肠道细菌及初级胆汁酸的作用下,可转变为致癌物质——“甲基胆蒽”。大肠黏膜长期暴露于较高浓度的甲基胆蒽下,可使大肠癌的发生率增高。
答
除了常见于大肠癌,一些研究还认为切除胆囊可能促进食管癌、胃癌、小肠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发展。
有学者认为,胆汁酸也许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产生能破坏DNA的活性氧自由基的方式直接导致DNA的损伤。反复的DNA损伤会增加基因的突变率,进而引发癌症。
还有学者认为胆汁酸有可能通过作用于胃肠道激素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
不同研究结果尚存在诸多矛盾
也有不少学者持否定意见
答
目前,许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尚没有非常有力的证据表明胆囊切除与食管癌(腺癌)、胰腺癌、小肠癌以及右半结肠癌有关。也无证据表明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胆囊切除有明确的关联。
对策:
1放平心态,胆囊切除不可怕
首先,不要太紧张。胆囊切除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对于有需要做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绝不要因噎废食。
切了胆囊,并不是说就会得癌症。相反,如果没有切除胆囊,炎症的反复刺激,反而更容易致癌,特别是胆囊癌。
2
定期体检是王道
不管是否切除胆囊,定期体检都是最佳选择。
对于那些切除了胆囊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切除胆囊5年以上者,最好2~3医院做一次体检,体检项目主要是肠镜、胃镜和CT。胃肠镜不仅可帮助发现胃肠道的病变,也可在内镜下微创治疗胃肠道内的良性病变与早期肿瘤。
长按指纹
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12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胆囊结石会导致胆囊癌切除胆囊会导致大肠癌
- 下一篇文章: 多学科会诊通知北京协和肝胆肿瘤MDT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