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糖尿病成癌症元凶工作狂要当心环



编者按:糖尿病又称“消渴症”,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如何预防该病的发生?得病后该如何保护自己?人民健康网打造了《“健”识早知道》专栏,本期专为您说说糖尿病的哪些事,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糖尿病成了癌症元凶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系的研究者近日发现,全球近6%的癌症病例(合计80万人)是由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导致的。研究人员对年个国家12种癌症的发病率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的癌症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与高体质指数(BMI大于25)存在相关性的类型,包括结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肝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癌等。分析结果显示,近6%的癌症病例是糖尿病和高BMI的综合作用所导致,其中高BMI原因占到3.9%,糖尿病原因占到2%。据估计,年全球约25%的肝癌和食管癌及38%的子宫内膜癌是由糖尿病和高BMI导致。这项发表在英国《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提示,除了吸烟这一传统致癌因素,糖尿病或肥胖也是潜在的致癌因素,必须引起警惕并加以防范。糖尿病能被负性情绪“吓”出来一般认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是患糖尿病的最大原因,但情绪也可能是形成糖尿病的一大元凶。浙江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斌华解释,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功能有关,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之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时间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下来,进而导致糖尿病。而且不良情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内分泌功能的减退,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功能下降,所以不良心理最容易使中老年人发生糖尿病。同时,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血糖会短期内升高,且控糖也会更难。糖尿病与负面情绪增加之间也有直接关系。女性往往受情绪影响较大,而紧张可以引起人体激素的释放,引起血糖的增高。糖尿病本身就容易引起抑郁和焦虑,而负面情绪也与糖尿病的发生相关。一旦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要进行合理地宣泄,此外,家人要多体谅患者,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1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