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又以胆固醇性息肉为最常见
不过,对人体也不无影响,诸如胆囊正常功能消失,胆道压力紊乱,胆汁返流,常见有腹泻和上腹部不适
胆囊癌和结石“最纠结”
本周末有泌尿疾病科普咨询
一提及胆囊癌,不得不先说说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数据显示: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往往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中有不少患者会发生胆囊癌本市60岁以上人群中,胆囊结石发病率15%-20%目前认为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5厘米,或者胆囊填满型结石,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考虑手术切除在仁济医院普外科,除全身远处转移外,胆囊癌均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50%-60%,经治疗长期生存率超过目前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先来看看胆囊在人体中的“地位”胆囊位胆囊癌晚期怎样饮食于身体右侧肋骨下肝脏后方,呈梨形囊袋状,主要用于浓缩和储存胆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在胆囊疾病中,胆囊炎、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为大众所熟悉;胆囊息肉、胆囊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患病人数近来增长不少,尤需引起警惕
胆囊疾病容易治吗?治得好吗?在第三届仁济肝胆胰外科论坛上,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副主任、仁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王坚介绍,手术是胆囊疾病的主要解决之道结石手术微创化、肿瘤根治手术规范化,是手术的发展方向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凸起的一类非结石样病变的总称因鲜有症状,常由体检b超普查发现其中又以胆固醇性息肉为最常见,占总数60%以上,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能与胆固醇性息肉的胆囊癌病人的饮食发生有关这部分息肉患者通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其机理是胆固醇代谢和脂质代谢失调,可能促进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蓄积于胆囊黏膜上皮,引起胆固醇息肉等胆固醇沉积病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胆囊癌位列第五位,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约占肝外胆道癌的25%在肿瘤的转移方式中,除了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外,胆囊癌还很容易发生播散,累及腹膜,恶性程度高
12月17日(本周六)下午2时至5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浦东仁济东院教学楼6楼会议室开展“冬季·关爱老年人行动”大型泌尿系统保健科普免费咨询活动欢迎病友及家属参加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王坚提醒大众要格外重视体检,b超、ca19-9不要漏查发现胆囊结石后,每三个月复查随访,不可胆囊癌早期能活多久大意必要时接受ct、内镜超声、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其中,经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选择性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胆囊癌的有用方法
临床医生给出中肯建议
因患胆囊疾病而行胆囊切除,其治疗效果已获肯定,术后绝大多数病人恢复良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手术总的获益大于弊端,这是毋庸置疑的魏立 图 ic
胆囊息肉可能“吃出来”
在我国都市人群中,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正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近数十年来大众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同时健康体检b超检查的广泛应用也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胆囊疾病王坚指出,为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使得机体功能恢复如常,精准外科理念须贯穿手术前中后期
胆囊息肉被检出后胆囊癌晚期能手术吗,患者最关心是否会癌变?该不该做手术?专家建议,对于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改变饮食习惯和方式是首要治疗方案其他类型息肉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先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的胆囊息肉,不过,临床上在术前很难确认鉴别,更难判断其恶变倾向程度如果高度怀疑为肿瘤性的,则根据病情必要时给予腹腔镜或胆道镜手术,一般情况下,病变直径大于1厘米建议手术一旦发现息肉,最好每半年或一年接受一次b超检查
作者:魏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当然所有的人可能还要个体化
- 下一篇文章: 少数病人的黄疸为首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