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胰母细胞瘤(PB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具有恶性肿瘤的典型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局部浸润、转移和(或)复发,部分可发展为血管和神经周围浸润。据统计,胰母细胞瘤约占胰腺肿瘤的0.16%~0.5%,在统计的例儿科肿瘤中,胰母细胞瘤约占0.01%。

  一、流行病学

  常见于1~8岁儿童,偶见于成人。年龄分布存在两个高峰,平均年龄分别为2.4岁和33岁。男女之比约为1.14:1。

  二、组织病理学

  胰母细胞瘤可发生于胰腺各个部位,但以胰头最为常见。肿块多呈膨胀性生长,质软,大多外被完整包膜,部分瘤体表现为分叶状,切面呈棕色或黄色,常伴有中心性坏死,少数肿瘤因钙化明显切面呈砂砾状结构。

  病理特点总结为:1、具有包膜;2、明显的腺管样结构,有鳞状小体和含有酶原颗粒的细胞结构;3、瘤细胞由多源性胰腺细胞组成,同时表现为腺样分化、内分泌分化和腺管分化。

  三、鉴别诊断

  1、胰腺癌

  要与含有腺样及实性巢状结构的胰腺腺癌鉴别,尤其是腺泡细胞癌。肿瘤呈多角形、圆形或低柱形,核圆,常位于基底部,可导致主胰管远端扩张。PBL的腺样结构细胞大小一致,多为单层,且基底膜明显,分布于稀疏的未分化小细胞及纤维间质细胞中。

  2、腺泡细胞囊腺癌

  肿瘤呈囊实性,众多小囊由纤维结构组织分隔,小囊由单层扁平到低立方上皮细胞覆盖,局部有高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覆盖,细胞位于基地,有较大的核仁,无粘液,免疫组化染色胰蛋白酶阳性。

  3、小腺体癌

  镜下肿瘤由很多小腺体结构及实性癌巢组成,其间见纤维组织间隔,细胞可呈立方或柱状,核较一致。

  4、与硬假乳头状瘤、胰岛细胞瘤、导管腺瘤鉴别。硬假乳头状瘤无中心钙化且常发生于女童;胰岛细胞瘤多在二十多岁发病,10岁以下很少发病;导管腺瘤儿童期极少见,且同时伴有胰胆管的畸形。

  5、与其它胰腺肿瘤如横纹肌肉瘤、畸胎瘤、淋巴瘤、淋巴管瘤、肉瘤及一些良性病变如皮样囊肿比较容易鉴别。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