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恩慧活出生命的最后精彩



来源:正义网

  省院检察长推荐词:把事业当生命,用执著抗病魔

  简介:郭恩慧,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先后从事刑事检察和反贪工作,在受理某车段段长受贿案审查起诉过程中,面对恐吓和干扰毫不畏惧,坚持公开庭审,正义庭辩,在当地引起较大震动;在查办刘某某行贿案过程中,在案件定性会上多次争辩、力排众议,使嫌疑人受到应有惩处;在办理某车务段工程师受贿案过程中,正义凛然喝止有关单位领导和亲朋打探案情、通融说情,迫使犯罪嫌疑人主动到案。年郭恩慧积劳成疾,被确诊为肾癌晚期转移至肺部。进行了肾局部切除手术,为尽快返回反贪一线,仅28天后进行了肺部楔形切除手术。发明“工作疗法”,用工作对抗病魔,多次咳血仍然坚持在办案一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主办多起窝案、串案,分管的职检部门荣立“集体三等功”,本人两次荣立“二等功”。创造了肾癌、肺癌晚期近8年,依然坚持工作的医学奇迹。结婚28年一直与妻子两地生活,从未向组织和领导说起家庭困难。在办理特大团伙盗窃、销赃案件时,远在外地的妻子和孩子同时生病住院,且因病情较重需转院治疗,电话委托亲戚朋友帮忙照顾,专案结束后家人已出院。治病花光家里所有积蓄,多次拒绝捐助,准备卖掉房子治病。

  活出生命的最后精彩 

  医生下了只活一年的判决书,而他,却硬是将生命延长了八个年头,至今仍工作在办案一线。 

  医生说,他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而他却说,工作是最好的药方,我是把工作化为力量与病魔抗争。 

  今年52岁的郭恩慧,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长春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已是八个年头,也是他抗击病魔的八年。八年来,郭恩慧每隔一段时间,医院复查一次,这成了他生活中的固有模式,但他却没有被锁定在这种生活模式中。而是以他的特有方式,激发出生命强大的抗击力,谱写生命最精彩华章。 

  

  “我是用超常的工作状态维系正常的生活状态” 

  年4月,干了整整10年公诉科长的郭恩慧被提拔为副检察长。这一年,他把分管工作排得满满,正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命运却狠狠地捉弄了他一回。这一年12月,郭恩慧被查出肾癌晚期,正准备手术之时,医生发现肾癌已经转移到肺。经医院会诊,医生对他的肺部和右肾分别做了切除手术。做完手术的主治医生对他的病情直摇头: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保养好,最多可以活一年。 

  没有唉叹,没有消沉,手术做完一个多月,郭恩慧就返回工作岗位,开始实施了他的工作规划。 

  “回到岗位后能够努力坚持上班,保质保量完成了案件自查自检工作,研究专项工作1次,组织委员学习业务研讨7次,完成重点案件督察32件,办理内部制约案件5件,发出案件质量预警通告3次,检委会立会28次……,全部进行了实体审查,总体上工作量大,但基础资料及管理未出现任何差错”这是郭恩慧年度分管案件管理工作时所作的记录。 

  一进入工作岗位,郭恩慧从没把自己当成病人。年检察改革后,院里把职务犯罪控申检察工作交由他分管,这项工作包括反贪、反渎、预防和控申等多项内容,可以说是全院分量最重的工作之一。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常常连轴转。特别是侦办职务犯罪工作,除了统筹指挥调度外,侦查,他与同事一起外出侦查;抓捕,他一样冲到一线;提审,他与同事肩并肩战斗。每每工作到深夜,他是最后一个休息的人。 

  年办案最紧张阶段,一次出差就是一个多月。他的病最怕坐封闭的车厢内,他就让同事开车,自己赶乘火车,两个小时下车透透气,再接着赶乘下一列火车……这一年,他带领他的反贪团队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数量跻身全国铁检院前列。 

  今年3月,他在工作中咳血,病情一度加重,身体也极度虚弱,被迫在家中休息,检察长刘伟华到他家中探望,两人谈起工作,竟一谈两个多小时,根本看不出眼前是一位病重患者。等客人一走,他就决定要去上班,他说“工作才是治病的最好药方”。第二天一大早,郭恩慧就精神饱满地踏上了铺满阳光的上班路。 

  很多人都劝他休息养病,他说:“我就是要用超常的工作状态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状态。我的生命不多了,休息是更大的浪费。与其在病床上等死,不如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他优点是“较真” 缺点是“太较真” 

  “郭恩慧这个人优点是较真,缺点就是太较真,特别是在办案上,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他都不依不挠。”与他共事十多年的长春铁检院检察长刘伟华这样评价他。 

  不久前,郭恩慧带办案组查办一起上级交办的行贿案。案件侦结后,在对案件定性为个人行贿还是单位行贿的问题上,郭恩慧与本院分管刑事检察工作的一名院领导产生了意见分歧,俩人在会上会下多次争辩,弄得面红耳赤。虽然争辩到最后,尚没有最后结果,但大家真正领略了他“较真”的劲头。 

  “俩人都是班子成员,争辩归争辩,但都为了工作,没有私心。”了解郭恩慧的检察长刘伟华说,“我就信任他这股较真劲儿,案子交他手里,党组放心。” 

  年5月,分管反贪工作的郭恩慧带办案组查办一起行贿案件,发现铁路某车务段一名公务人员存在受贿嫌疑,办案人员立即联系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领导,要求他们将嫌疑人带到检察院配合调查。然而,嫌疑人却意外失联。 

  第二天,该单位分管领导和总会计师主动来到检察院,点名找郭恩慧。面对面坐下后,来人声称是向检察院领导“汇报情况”,并主动交待问题,说单位为了平复一笔财务账,才让这名工作人员在账上做了手脚,表示一定要纠正错误。 

  多年从事反贪工作的郭恩慧一眼识破对方的“障眼法”,他知道,来人绝非简单的“汇报”,而是前来打探案件口风。如果自己顺着对方的说法讲下去,办案的真实意图就会被对方探知到。郭恩慧巧妙避开对方主动提出的话题,继而较起真来,他抛出嫌疑人为何失联、谁向嫌疑人通风报信这一话题,层层追问、步步紧逼,一番斗智斗勇,来人满脸涨红、汗珠直落,走的时候竟两腿发抖。郭恩慧看出端倪,建议院党组坚决查办此案。 

  不久,失联的嫌疑人得以归案,郭恩慧带领他的办案团队连续奋战13天,终于查实公务人员受贿犯罪事实,使这些身处基层的“蝇”贪受到应有惩罚。 

  就是凭这股“较真”劲儿,从检28年来,他不论从事公诉,还是分管反贪、反渎、控申工作,办理的案子无法计数,但没有一起冤案、错案、瑕疵案。 

  

  感恩的心流淌着大爱的血 

  “感恩组织给了我工作的机会,感恩同事的鼓励让我有工作动力,感恩亲人的陪伴给了我精神力量。”郭恩慧在日记中写道。 

  “他就像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管什么工作,他会喊‘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干警李诗龙说。反贪工作很多案子都在凌晨突破,随后押送到看守所再返程还需要两三个小时。可是每次押解,郭恩慧都坚持带车去,他常说:“年轻人觉多,尤其是凌晨以后更爱犯困,越是到最后越不能放松,我年纪大觉少。” 

  年以来,反贪“拍蝇”工作进入快车道,而仅有28名干警的长春铁检院一时“人少案多”,工作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很多干警休息时间很少,郭恩慧呵护干警的心思更细了。 

  一次,刚入院工作两年的李诗龙在饭堂吃午饭,餐具没来得洗就接电话处理业务去了。到了晚上,他发现餐具洗得非常干净,整洁地摆放在餐具柜上。一打听,才知道是郭检给洗的。像这样的事儿,在郭恩慧身上早已习以为常。事情虽小,但在干警们看来是满满的正能量。 

  

  作为分管职务犯罪检察工作的院领导,如果稍稍有点私心,可用权力为自己办很多事儿,可他从来都不沾这个边。他的妻子是医生,至医院工作,为妻子调转工作的念头他动过,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些年治病开销极大,家里的生活相当拮据,今年初,妻子提出要卖掉长春的房子。尽管这样,他也没动过一丝用权力谋利的念头。 

  “权力是组织给的,我怎么能为了自己拿权力作交易呢?”郭恩慧这样诠释。 

  正因这样,他活得坦然、坦荡,心底无私天地宽,也因此活出了生活的精彩。“我的精彩离不开妻子,离不开儿子。”谈起家庭,郭恩慧内心满是温情。 

  妻子作为医生,是一个始终默默支持他工作的人。许多人不理解,说老郭病成那样了,为什么不让他在家好好休养,怎么还放他到单位上班?他的妻子却给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答案:喜欢工作就让他去吧,总比躺在家里遭受病痛折磨要强。 

  “这么多年,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妻子,她为了我和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谈到妻子,郭恩慧眼圈红了,“这些年,不但家里积蓄全没了,还要拖累妻子跟着受苦。” 

  能给郭恩慧精神支撑的,还有在复旦读大学的儿子,但他心里有个结儿,感到对不起儿子:“儿子很优秀,很孝顺,今年就从复旦大学毕业了,本该继续考研的,可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为了早点挣钱给我治病,孩子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也放弃了考研……” 

  对于郭恩慧8年来创造的“医学奇迹”,他的主治医生说:“如果说给这个奇迹一个合理解释的话,应该是顽强的意志加执着的追求,才使病魔望而却步的。” 

  没有人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但他只会在对抗病魔的路上坚定地走着,绝不放弃。

[责任编辑:安伟光]

守望正义

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评选

长按识别







































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