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病理读片会回顾2011年1月
病例-临床病史:患者女性,28岁,咳嗽、咳痰4年余。CT示:右下肺肿物,恶性待排。纤维支气管镜:右下肺背段开口见新生物,质地中等。大体检查:送检部分肺组织,大小12×12×7cm,临床已切开,近胸膜处可见一肿物大小约7×5×4cm,切面灰白,实性,质软,无出血坏死。
镜下特点:1、肿瘤与正常肺组织界清,有薄层纤维性包膜,部分包膜不连续;2、瘤组织呈巢状、滤泡状、腺管样及器官样结构,部分腺管内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积,周围由纤维血管性间质分割;3、瘤细胞胞质嗜伊红色,颗粒状,部分瘤细胞呈空泡状或透明,细胞边界不清,瘤细胞轻度非典型性,核分裂象罕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针对HE形态,我们的考虑:1、神经内分泌肿瘤2、副神经节瘤3、PEComa4、腺泡状软组织肉瘤5、转移癌(甲状腺?)6、滑膜肉瘤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
我们做了如下免疫标记:神经标记:NSE、PGP9.5、S-、NF、GFAP神经内分泌标记:ACTH、Cg-A、Syn、Calcitoton、Prolactin、FSH、Somatostatin、HCG、Insulin、Glucagon、Gastrin、CD56、CD57上皮标记:CK、CK19、EMAPEComa标记:HMB45、Melan-A纤维母/肌纤维母:CD99、Bcl-2、CD34、SMA、CD68滑膜肉瘤:Vimentin、CK、CK19、Calponin转移癌:CK、TTF-1、TG、MC滤泡树突肿瘤:CD21、CD35免疫组化结果:阳性:Vimentin、NSE、PGP9.5、ACTH、上皮标记(CK、CK19、EMA)灶阳,Ki-67(+)1%阴性:Cg-A、Syn、Calcitoton、Prolactin、FSH、Somatostatin、HCG-a、Insulin、CD57、CD56、Glucagon、Gastrin、TSH、CD21、CD35、ER、PR、CD99、Bcl-2、CD34、SMA、CD68、TTF1、TG、MC、Galectin-3、Calponin、HMB45、Melan-A、NF、GFAP、S-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和组织病理形态,我们科室考虑是:1)副神经节瘤;2)类癌。
但两者我们仍有争议,争论的焦点:
1)如果是副神经节瘤,上皮标记AE1/AE3、CK19、EMA为何阳性表达,而支持细胞S-标记阴性?2)如果是类癌,为何SYN、CgA、CD56及CD57等标记阴性?病理诊断:(右下肺)副神经节瘤(paragranglioma)。附:本病例经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组熊敏教授会诊鉴别诊断:1、PEComa:瘤细胞多呈上皮样,也可梭形,瘤细胞较一致,在血管周围呈放射状分布,PAS阳性,不耐淀粉酶消化。HMB45、Melan-A阳性,S-阴性。2、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瘤细胞巢大小不一中央常松散,瘤细胞胞质内可见PAS阳性的棒状结晶物质,IHC示MyoD1和MSA阳性,不表达CgA、SYN和NSE。3、神经内分泌肿瘤:瘤细胞呈器官样、栅栏样、小梁样排列和菊形团样结构,瘤细胞核分裂活性高,常常伴有点状或片状坏死,免疫标记除了SYN、CgA阳性外,CD56、CD57及上皮标记也常常阳性表达。4、转移癌:常常可以找到原发病灶,且相对应的免疫标记阳性,本病例因镜下看到较多量类似甲状腺胶质样物质,因此要排除甲状腺癌转移可能,相关免疫标记阴性排除其转移可能。讨论:副神经节分为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和肾上腺外副神经节,前者位于肾上腺髓质内,后者主要沿着脊柱旁和主动脉旁的轴心分布,从颅底延伸至盆底,与交感神经链关系密切,多与人体正常副神经节的分布区域相一致。年Marchand首次报道颈动脉副神经节瘤,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发生部位多为头颈部、胸腔、纵膈、腹腔、盆腔及泌尿生殖道等副神经节分布区域,而发生在人体无副神经节的部位如胆囊、甲状腺、子宫、阴道壁及肺等均只有个案报道。肿瘤由主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主细胞呈多角形,伴颗粒状双嗜性胞质,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可见,偶尔可见增大并浓缩核的细胞;支持细胞呈梭形,深嗜酸性胞质,多分布在瘤细胞巢周边或穿插在主细胞之间。核分裂低或罕见。
本病例资料转自“病理之家”网站,网址: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研究所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可怕的胆囊癌案例分享注意七大癌症的
- 下一篇文章: 如何预防胆襄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