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面反复起丘疹你考虑到这种病了吗
临床上遇到舌面反复出现丘疹样肿物的患儿,你最常考虑鉴别诊断的是哪些病?
作者
轻舞飞扬
来源
医学界儿科频道
带着问题,请先看一个临床实例。
病例介绍
患者7岁男孩,因自出生以来舌面反复出现无痛性肿物来诊。
其母亲代诉,自患儿出生以来,其舌面就反复出现肿物,每次出现后可在数天至数周的时间内自行消退。
肿物病变通常是白色,约针头样大小,位于舌头前部。有时候肿物会变大,呈红色囊泡样,但不会破裂也不伴出血。
在舌部病变出现的时候,患儿无疼痛症状,也无发热、皮疹等表现。
而且,患儿既往病史无特殊,无长期外地居住或近期旅游史,疫苗接种如期进行。
体格检查:患儿前1/3舌面可见多发苍白色、无痛性丘疹样肿物(图1),口咽其它部位未见病变。体温正常,未见呼吸道梗阻症状。
答案及分析
答案:D,口腔淋巴管瘤。
你答对了吗?
详细分析在下文,请继续阅读:
从做题角度分析如下:
动静脉畸形、鳃裂囊肿、粘液囊肿等也可表现为类似的口腔病损。但这些疾病的口腔病变位置往往位于舌根部,而非本例中的前1/3舌面;
患儿无发热、流鼻涕,也没有相关疼痛症状,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小;
神经纤维瘤病1型患者的无痛性肿物一般位于皮下,沿着外周神经走形分布,不会反复出现-消失。且大多存在皮肤牛奶咖啡斑。
由此,凭排除法可得出正确诊断。
但临床实践中,可没有人给摆出包含正确答案的选项,一切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要自己去罗列、筛选。
这就到了考验我们临床诊治能力的时候了,想准确得出诊断,就要具备福尔摩斯一样强大的收集筛选信息、判断、推理等能力。
首先,凭第一印象,我们不难往常见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等方面考虑,但是:
● 该患者“从出生时就发病”,提示这很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而无论感染、肿瘤都可以在出生时就发病;
● 7年来,病变都是发生的舌面,没有除此以外的其它任何异常表现,这提示该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太符合感染性疾病;
● 在患病期间,时好时坏,有自发消退的情况,由此可见,该病不是实质性肿瘤。
从以上病史,基本上可排除这些常见病,故需往不太常见的疾病上考虑,比如:血管瘤、淋巴管畸形等先天性疾病。再结合病变的大小、颜色、血供等特点,不难得出正确诊断。
延伸阅读:淋巴管畸形概述
淋巴管畸形,过去又称淋巴管瘤,系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形成的病变,其发病率约1.2‰-2.8‰。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50%出生时即发病,90%在2岁前发病,只有少部分到成人以后发病。
根据临床特征及组织结构,可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两类,下面分别介绍:
● 微囊型:即旧分类中的毛细血管型及海绵窦型。
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孤立的或多发散在分布的小圆形囊性结节状或点状病损。常位于唇、舌、下颌及颊部。发生于舌部者其舌黏膜表面粗糙,呈结节状,伴黄色小疱突起、舌体变硬等。
● 大囊型:即旧分类中的囊肿型或囊性水瘤。
表现为:相互间隔开的多房性囊腔,内有透明或淡黄色水样液体。病损大小不一,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呈充盈状态,有波动感。常位于颈部锁骨上区,也可发生于下颌下区及上颈部。
事实上,临床上的淋巴管畸形常为两者的混合型,比如:颈部发现大囊型,同时在舌部发现微囊型病变。
淋巴管畸形属于良性病变,其生长速度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发现越早,侵袭力越强,发病较晚者,其侵袭力较弱,并发症也较少。
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堵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其它如软组织和骨肥大很常见,可导致巨舌症、巨唇症、巨耳症、下颌前突等畸形。
淋巴管畸形偶见自行消退,推测原因可能为:静脉-淋巴管短路的建立。另外,感染、创伤等因素可使病变突然增大。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硬化剂(如,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往往需要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减少复发几率。
参考文献
1.MichaelW.Chan,PriyaGopwani.RecurrentTongueMassesinaYoungBoy.JAMAPediatrics,PublishedonlineApril3,.
2.FilstonHC.Hemangiomas,cystichydromas,andteratomasoftheheadandneck[J].SeminPediatrSurg,,3(3):-.
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8(5):-.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9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妊娠期卵巢囊肿及卵巢癌一
- 下一篇文章: SNE病例之妇科疾病囊肿肌瘤乳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