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囊性癌的诊疗知识
腺样囊性癌的诊疗知识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又称圆柱瘤(cylindroma)或圆柱瘤型腺癌(adeno-carcinomaofcylindromatype),是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也是恶性度最高的,在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生率中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因其隐匿性高,侵袭性强,发现时即已较晚,同时又因与口、鼻,眼及颅底毗邻,可引起周围多器官病损,易沿神经侵袭,预后常常不好,现代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现已发现综合治疗有良好前景。
(一)发病机制
肿瘤的发生源于机体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形成自主生长的新生物,与致瘤因素导致的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关。
典型症状:腮腺肿胀(65%)眉弓疼痛(63%)上睑下垂(61%)颞骨隆起(60%)腮腺无痛性肿块(60%)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53%)
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的5%~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Eeroth报告例涎腺肿瘤,其中腺样囊性癌例,发生于腮腺者49例,占腮腺肿瘤的2%;颌下腺26例,占颌下腺肿瘤的16%;腭部小涎腺44例,占腭部涎腺肿瘤的24%,国内程珺报告例中,例发生于小涎腺,其中腭部87例,占38.7%,63例发生于大涎腺,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或女性稍多,最多见的年龄是40~60岁。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cm,但有的体积也较大,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出现面神经麻痹的机会较多,并可沿面神经扩展而累及乳突和颞骨;颌下腺或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可沿舌神经或舌下神经扩展至距原发肿瘤较远的部位,并造成患侧舌知觉和运动障碍;发生在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破坏颅底骨质和引起剧烈疼痛,肿瘤也常侵犯邻近骨组织,如发生于颌下腺和舌下腺者常累及下颌骨;发生在腭部都常累及腭骨等,发生于小涎腺样囊性癌累及粘膜时,除触及质地硬,表面呈小结节状的肿块外,常可见明显的,呈网状扩张的毛细血管,患者除晚期出现并发症使病情恶化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为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颞上眶缘硬实固定肿块,不规则生长,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及运动障碍,疾病早期即可有严重眶周及结膜水肿,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沿血管,神经和其他组织蔓延,早期侵犯神经及邻近骨膜,骨壁,破坏骨质,故常有眼和头部疼痛,局限压痛,疼痛常位于眉弓及额颞区,疼痛是腺样囊性癌的主要症状,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有的疼痛较轻微,有的可剧烈,,与其他泪腺肿瘤不同的是疼痛的发生率很高可达79%,自发痛和触痛均存在,肿块长到一定程度时影响眼球运动及视功能,晚期病变侵及眶上部引起上睑下垂,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类似良性肿瘤,仅在影像检查中发现有恶性肿瘤的征象,但多数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很容易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还有少见肿瘤复发后蔓延至皮下和眶内,有良性泪腺肿瘤手术史如复发,合并疼痛可考虑肿瘤恶性变,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并无特殊性,和一般泪腺良性肿瘤类似,即病史较长,无痛。
(二)诊断
腺样囊性癌和其他类型的涎腺恶性肿瘤一样,术前诊断是一难题,涎腺肿块早期出现疼痛及神经麻痹者,应首先考虑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为进一步确诊,可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似基底细胞,并呈球团形聚集;粘液呈球团形,在其周围有一层或多层肿瘤细胞,这种独特表现是其他涎腺上皮肿瘤所没有的,具此特点可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正确判断腺样囊性癌的累及范围也较困难,现有的检查方法,如涎腺造影X线片,B型超声,CT及核素扫描等均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1.大体形态此瘤呈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等,但直径多在2~4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多呈实质性,质地稍硬,无包膜,切面灰白或淡黄色,湿润,部分可见微小囊腔,少数以大囊为主。
2.镜检肿瘤细胞有两种,即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瘤细胞有多种排列方式,筛状结构是此瘤的典型图象,瘤细胞排列成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上皮团块,其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腔隙,呈筛孔状,与藕的横断面相似,这些小的囊性腔隙多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围绕,内含粘液样物质,电镜下观察,腔内含有基板,星状颗粒性粘液样物和胶原纤维,其中胶原原纤维可呈玻璃样,甚至占据整个囊腔,形成透明蛋白圆柱体。
腺样囊性癌中,除筛状结构外,还可见瘤细胞排列密集呈实性小条索,小团块和小导管样结构,小导管样结构由2~3层细胞围绕而成,有时腔内含有红染粘液,实性型腺样囊性癌较少见,往往是部分为较大的实性团块,部分仍为筛状结构或小条索,大团块的中央可发生细胞退变,坏死和囊性变。
3.生物学特点腺样囊性癌生长虽慢,但无包膜,且侵袭性很强,浸润范围往往超出手术时肉眼看到的肿瘤范围,因之术后易复发,肿瘤有沿着或围绕着纤维生长的倾向,因此肿瘤可沿神经周围生长,侵犯神经衣和神经纤维束,引起神经症状,也可沿着或围绕着血管生长,使血管收缩机能障碍,引起手术时出血,肿瘤还可沿着血管,神经,胶原纤维扩散至腺组织和邻近其他组织,晚期瘤细胞也易侵入血管,发生血行转移,据Spiro报告远处转移率为43%,常转移到肺,肝和骨,而淋巴转移很少见。
根据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多数肿瘤术前可做出较正确诊断,X线平片仅能显示眶腔和眶壁骨质改变,对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性,现已不常使用,B超对显示肿瘤内囊变区敏感,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瘤内血供,但对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范围判定不满意,也难以显示骨质的改变,对本病可作为辅助检查方法,CT是腺样囊性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佳方法,可较准确显示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范围,也可清楚显示特征性的骨质改变,但对肿瘤内部结构显示欠敏感,MRI可作为本病的补充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肿瘤内部,与邻近结构关系及延伸范围,尤其向眶外延伸的显示最佳,但难以显示眶壁皮质骨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三)治疗
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即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来是正常的器官,对于邻近肿瘤的神经应尽量做追踪性切除。术中应配合冰冻切片检查周界是否正常。原则上腺样囊性癌做腮腺全切,考虑到腺样囊性癌具有较高的神经侵犯性,对面神经的保留不宜过分考虑;颌下腺者至少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考虑做上颌骨次全或全切除术,如已侵犯腭大孔,应连同翼板在内将翼腭管一并切除,必要时可行颅底切除。
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10%左右,但直接侵犯远较瘤栓转移为多。Allen及Bosch通过对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转移的研究,认为所谓淋巴结转移都是肿瘤直接长入淋巴结,其周围软组织都有瘤细胞浸润,未见瘤栓转移的病例。因此腺样囊性癌患者不必做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性或晚期肿瘤除做广泛切除外,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有些解剖部位手术不能彻底时,也需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手术配合放射治疗可以减低复发率。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例,也必须采用放射治疗控制发展。以往认为涎腺恶性肿瘤对放射线呈抗拒性,近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腺样囊性癌对放射是敏感的。
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配合化疗,以减少复发。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姑息治疗。据skibba及Bueld报告,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5-Fu、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化疗,有的可使转移灶完全消失。单一用药以顺氯胺铂最好,有效率37.05%。
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以及外科手术是否切除彻底与预后直接相关。腺样囊性癌局部易复发,多次复发常远处转移。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破坏或远处转移。肿瘤发展慢,即使复发亦可带瘤生存多年。不少学者认为,判断腺样囊性癌预后应以10年为限。据spiro报告例大、小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5、10、15及20年生存率分别为63%、39%、26%及21%。国内马大权报告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4%、36.7%、14.3%。发病部位不同其预后也不一样。发生在腮腺者预后较好,小涎腺次之,颌下腺、鼻腔、副鼻窦者最差。spiro报告的例患者的10年治愈率,腮腺为29%,口腔小涎腺23%,颌下腺10%,而鼻腔及副鼻窦仅为7%。
既往泪腺腺样囊性癌的手术复发率接近%,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仪器的发展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此类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5年治愈率明显提高,但这仍是眼眶肿瘤中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手术入路采取前路开眶,如果肿瘤侵及眶尖部宜外侧开眶全切肿瘤。腺样囊性癌虽为恶性肿瘤,早期骨破坏较少,且肿瘤多有不完整的包膜,切除也不困难。但术后的放射治疗非常重要,是术后防止肿瘤复发的主要手段。局部切除加上放射治疗肿瘤仍复发者宜行眶内容切除。
由于病变高度恶性,易向周围骨质、神经及软组织浸润生长,倾向是局部容易复发,手术不易彻底,复发率高。故临床检查疑为腺样囊性癌者,应尽快先经眼睑切口切取肿物活检,一经病理确诊,立即作眶内容摘除术,包括眼睑、眼球、眶内软组织、眶骨膜及被侵犯的骨质一并切除。术中应特别注意泪腺窝、眶尖部,眶上切迹等处没有癌组织残留。术后需要配合外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0~60Gy,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或肿瘤残存者,需要将放射剂量提高到66GY-70GY,特别注意的是放射野除包括相应受侵部位外,上界一定包括颅底。未分化癌对放疗较敏感,对清除残留肿瘤和预防复发有所帮助。 Sidry认为配合应用光子或中子照射治疗直径3cm的肿瘤有效,可有助于控制肿瘤,对晚期或复发性腺样囊性癌可用快速中子治疗。国外也有学者对泪腺恶性肿瘤颅内扩散者用γ-刀定位放疗,能使占位性病变缩小。
总之,随着综合治疗肿瘤的发展,放化疗在腺样囊性癌治疗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下列情况是的高危因素的:高分级,脉管瘤栓,切缘阳性,必须放疗,远处转移的,化疗为主。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jbbk/2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征象口诀轻松学习硬化性血管瘤
- 下一篇文章: 气管腺样囊性癌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