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医院订阅哦!胃NET占所有NEN的7%,占胃恶性肿瘤的1.8%。胃NET发病率比较低,年发病率约0.3/,到年增长为约2.5/,20年间增长了9倍!如此快速增长,其原因一方是因为查体意识增强,二是内镜使用增加,三是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段提高,增加了胃NET的检出率。病理生理正常情况下,胃部G细胞受食物刺激后分泌胃泌素,作用于ECL细胞,刺激其分泌组胺。组胺刺激壁细胞释放H+,作用于D细胞,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反馈调节G细胞分泌胃泌素。如果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后,G细胞分析胃泌素水平提高,导致ECL细胞增生,形成I型胃NET。分类ENETS最新的分类标准如下表:I型的特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血清胃泌素增加,胃镜下可以看到多发的胃的息肉样改变病灶,绝大多数病灶1cm,发生病变的部位主要是胃体和胃底,转移的发生率5%,预后良好。II型:胃泌素明显增高,不合并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是在胃泌素瘤的基础上发生,因而胃酸分泌过多,分布部位以及病灶大小与I型相似,预后与合并的胃分泌素瘤的严重程度有关。III型:胃泌素正常,单发居多,多数病灶2cm,可以分布在胃各个部位,预后较差,治疗时参照胃的腺癌进行。在以前的标准中有四类,现在III型中胃泌素正常,分化较好的为III型,胃泌素正常,分化较差的为IV型,腺神经内分泌混合癌也归入IV型。临床表现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内镜查体发现。与高胃泌素血症相关的NET通常为良性并表现为较小、多发息肉。散发病人(III、IV型)常出现腹痛、出血、不典型类癌综合症,极少出现典型类癌综合征。诊断影像学特点内镜超声:判断肿瘤大小和侵犯深度CT和MRI:用于发现局部和远处转移In-DTPA奥曲肽:在发现原发和转移性类癌方面优于传统造影剂。Octreoscan总敏感度为80-%。PET:评估神经内分泌肿瘤价值有限。11C-5-羟色氨酸和18F-多巴的示踪效果可能更好。生化及组织学特点血浆CgA水平:筛查不典型和典型类癌综合征病人的最敏感和特异性检查。随诊的重要指标。组织学特点:超微结构发现包括胞浆内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以及CgAmRNA和/或蛋白的出现。ENETS指南ENETS给出的诊断流程中最关键的是,首先是测量患者血胃泌素水平,如果胃泌素水平较高,接下来需要检测胃酸水平,胃酸缺乏的患者可以归为I型胃NET,病灶通过内镜下切除,还可以针对萎缩性胃炎进行相关检测。如果胃泌素水平较高,胃酸分泌很多,患者往往是II型胃NET,胃镜下有肥厚性胃炎的表现,对这些患者最主要的工作是寻找胃分泌素瘤的位置,确定有没有合并胃分泌素瘤综合征,根据分期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如果胃泌素正常,患者为III型,参照胃腺癌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预后胃NET预后取决于亚型,大小和肿瘤范围,总5年生存率75%,局灶病变的5年生存率为90%,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40%,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为18%。总体而言,I、II型患者的预后较好。I型五年生存率超过95%,II型五年生存率生存率60-75%,取决于合并MEN-1严重程度而不是类癌本身。III型预后差,五年内生存率低于50%。治疗原则治疗一是针对病灶治疗,二是针对诱因治疗。药物缓解类癌综合征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生长抑素类似物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药物;干扰素a单独或与生长抑素联合使用可发挥与生长抑素单用相当的效果,但副作用增加;胃泌素抑制剂正在临床观察中。手术III型:和胃腺癌类似,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前行CT评估;如需长期生长抑素治疗,同期切除胆囊。I型和II型:ENETS建议:肿瘤小于10mm,定期每年随诊;肿瘤大于10mm,≤6息肉,不累及固有肌层,内镜下切除;6个息肉,累及到固有肌层,局部切除(I型胃窦切除)。其他监测术前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多数高胃泌素血症病人,胃窦切除可使类癌消退;术前血清或肿瘤CgA降低,提示胃泌素依赖;对于MEN-1患者,注意十二指肠壁的小胃泌素瘤。

长按下方







































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患有白癜风要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zyzz/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