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应该怎么办



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今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发表新冠肺炎研究,对截至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报告提出:

截至年2月1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例,共有例死亡,粗病死率为2.3%。

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明显更高,其中癌症为5.6%。

形势如此,肿瘤患者应该怎么办?启鸣认为,现阶段,除了要做好疫情的防控,还要做好疾病的治疗,因为我们都知道中断治疗的后果会怎样。

以下是疫情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十几种情况,启鸣建议可以这样应对:

1.肿瘤患者更容易被感染新冠肺炎么?

答:的确如此。

每个人呼吸道存在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抵御这些病原体,不会导致人体发病。但是对于肿瘤患者,一方面对抗一般病原体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因为要接受手术、化疗、生物制剂、免疫治疗、激素类药物,特别是近两年来新兴的肿瘤免疫抑制剂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致使这些患者人群容易感染导致发病。

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肿瘤患者机体反应能力较低,感染后的表现可能不典型,不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难以与普通感冒或肿瘤性乏力相区别,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较难,一旦感染出现并发症的可能相对更高,因此肿瘤患者罹患新冠肺炎直接导致的死亡率或其相关死亡率可能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疫情时期,对于肿瘤患者的防护尤为重要。

2.如果肿瘤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表现症状和普通人是否完全一样?

答:正如刚才说的,如果肿瘤患者感染上新冠肺炎跟普通患者比,更难鉴别,原因有几点:

第一、新冠肺炎的典型表现为发热,但肿瘤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肿瘤热症状,也叫癌性发热,虽然可以通过吃退烧药、多喝水等迅速降温,但在当下,这样的简单判断不能完全区分已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这给医务人员在判断鉴别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一般人感染后,表现为白细胞不高、反而低或者是正常;而肿瘤患者白细胞因为放化疗的原因普遍偏低,这也导致鉴别困难;第三、肿瘤患者因治疗产生的乏力现象,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乏力症状类似,这也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3.作为易感人群的肿瘤患者,应该如何做好日常防护呢?

答:最新一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强调了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进一步明确了病毒的传播途径,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此前明确的主要传播途径只有飞沫传播,此次明确提出了接触传播,不管是对临床防护还是公众防护,这一变化都有很重要的提示意义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较低,属于易感染人群,面对疫情,做好自我防护是关键。

就诊前后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定期通风,保持室内干燥;生活、饮食规律,勿暴饮暴食,充分休息;咳嗽、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或处理动物粪便后,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洗手及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洗手液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咳嗽、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交流保持距离;外出时除带口罩外,建议佩戴眼镜,防止病毒通过结膜传入人体;使用医用酒精或消毒液定期消毒,接触不干净物体后,立即清洗双手并以酒精擦拭双手、手机和其他高频触摸的随身物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注意加强营养,切勿熬夜,不要过度焦虑紧张。4.对14天内有相关疫区接触史的肿瘤患者,应该如何处理?

答:患者在14天内有湖北省及(尤其武汉周边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强烈建议不要隐瞒病史和接触史,暂时不要进行抗肿瘤相关治疗,需要居家隔离14天,并达到解除隔离标准后再行就诊。或者根据当地规定,进行上报接受政府统一安排进行隔离,达到隔离标准后再就诊。

5.对于已经出现发热症状的肿瘤患者,应该如何处理?

答:3天内出现发热(体温>37.3℃)的患者建议立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就诊排查,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包括肿瘤性发热、其他病原菌感染排查等。

对于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普通发热患者,医院感染科系统诊治病情平稳后转入肿瘤专科进行抗肿瘤治疗。

明确由于肿瘤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后因免疫状态下降导致发热感染的患者,建议肿瘤专科联合感染科、呼吸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后进行系统综合治疗。

6.对于达到方案规定抗肿瘤治疗时间的肿瘤患者,是否需要因为疫情而延长期限或调整方案?

答:对于年老体弱、多次抗肿瘤治疗后、免疫状态欠佳以及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度延长治疗周期的间隔时长或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具体延长期限和方案调整咨询主管肿瘤专科医生。长期异地治疗或已预约异地治疗患者建议特殊时期减少人员流动,当地肿瘤专科进行就诊,必要时与异地主管肿瘤专科医生进行咨询协商。

7.对于完成术前治疗拟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是否能立即进行手术?

答:分以下几种情况——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和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对于恶性肿瘤危重或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应在充分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及充分保证术后辅助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建议加强传染病防护,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8.对于已完成一定阶段抗肿瘤治疗,目前处于定期复查阶段的患者,如果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延迟复查时间?延迟多长时间?

答: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延缓复查;复查提倡网络会诊,建议门诊复查,尽量避免住院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在院时间。具体需要延迟多少时间,建议提前跟主管医师沟通后,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

9.对于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国内主要为PD-1抑制剂)治疗患者,由于免疫抑制作用和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情况下,病人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可能更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上述日常防护措施。

此外,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存在与“新冠肺炎”极为类似之处,如出现此类情况尤其是在无发热情况下,需要进行严格鉴别诊断,患者医院(医院)提供详细抗肿瘤药物史,医院医生与肿瘤专科医生密切沟通并指导相关治疗。

10.还有一个问题是肿瘤患者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zyzz/1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