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肝囊肿要不要治



案例

雷先生右上腹部不适一年余,作健康检查时B超发现一个0.4cm×0.2cm的肝囊肿,虽然肝功能、肿瘤标记物、CT等检查均没有异常发现,结果显示无需治疗,但雷先生依旧不放心,并向几位医生咨询。

并非肿瘤而是先天疾病

医学界认识先天性肝囊肿(简称肝囊肿)是多年前的事了,长期以来只有通过外科手术甚至尸体解剖才能确诊,所以,肝囊肿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现在,科技进步了,躲在肝脏深处的囊肿大量被发现出来,肝囊肿就成了常见病。国人肝囊肿的发现率为1%~3.1%,实际数字肯定还要高一些。

通俗地说,肝囊肿就是肝脏上的水泡,一般不和外面相通,位置较浅或个头大的,可突出来,使肝表面变得不光滑。囊肿大小相差悬殊,直径小的如针尖,大者如婴儿头。但以数毫米至数厘米大者多见。囊肿数目可以是孤立的一个,也可有多个。内部结构可以是“单间”,也可是“套间”。囊内还会有液体。

肝囊肿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在胚胎发育期,一些多余的胆管自行退化,与通道失去联系,形成独立王国。所以说肝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肾囊肿患者37%以上会合并有肝囊肿,故遗传学认为这两者的出现是由同一种基因控制的。

绝大多数不会癌变

肝囊肿的症状与危害和囊肿大小、所在位置、病程长短、是否受到外力冲击与囊内有无感染等因素有关。

较小的肝囊肿常无症状,或只有轻度上腹部不适;不少患者可在上腹部摸到肿块或肝脏表面不平而怀疑肝癌来诊;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压迫胃、十二指肠与结肠时,可发生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极少数患者的囊肿继续扩大,过度挤压正常肝组织,可以出现腹水、门静脉高压甚至肝功能衰竭。受到外力冲击或囊压力过高,囊肿可发生破裂;囊内液体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腹膜炎、与肠道形成瘘管或囊肿内出血,使症状变得比较复杂。

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肝囊肿是否会癌变?由于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变,因此绝大多数不会发生癌变。有两种情况虽然极少发生,但仍应该警惕:1.诊断错误,原本就不是肝囊肿,而是囊肿样肝癌;2.有较长的肝囊肿病史,随访中观察到囊肿壁从光滑发展到呈结节状,可有肝癌其他指标出现。

定期做B超复查

肝囊肿患者要定期随访。B超简单、易行,又无损害,很容易随访。囊肿小的,可以1年复查一次,囊肿比较大的,半年复查一次为妥。要保留每次检查结果,以便对比其变化,如能争取同一位B超医生检查更好。一旦出现上面并发症,或者原有症状加重,要及时就诊,并主动陈述自己有关肝囊肿的病史,这样能帮助医生少走弯路。

比较小的囊肿,无须治疗。较大或症状明显的,可采用B超引导下抽液并注入酒精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安全且疗效好。如囊肿破裂、出血、压迫附近器官影响进食、瘘管形成、腹膜炎或怀疑恶变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单位:医院)

(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肝囊肿因生长缓慢可长期或终身无症状,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其主要临床表现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单纯性肝囊肿相对少见,发病女多于男,男女之比为1:4。约20%患者有症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腹围增大,其初发症状可始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在20~50岁。临床上较常见的其他症状和体征如下:

1.胃肠道症状

当囊肿增大并压迫胃、十二指肠和结肠时,可引起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2.腹痛

大而重的囊肿可引起上腹膨胀不适、隐痛或轻度钝痛。突发剧痛或出现腹膜炎的症状体征时,提示有囊肿出血或破裂等并发症发生,并可出现畏寒、发热。

3.腹部包块

发现腹部包块是许多患者的主要初发表现。

4.黄疸

肝门邻近的囊肿压迫肝管或胆总管可引起轻度黄疸,其发生率较低,仅在约5%的病例中出现。

5.体检

腹部触及随呼吸移动的包块是主要体征,包块表面光滑,通常质硬,仅部分呈囊性,有波动感。其位置随囊肿发生的部位而定,但多数位于右上腹。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zyzz/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