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肿瘤抗HER2治疗现状



北京荨麻疹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缘起、发展到坚若磐石的标准地位的确立,已成为成功靶向治疗的典范。在精准医学的大背景下,研究者发现,以靶点为导向的同类药物用于不同瘤种,往往也能取得同样良好的效果,印证了“异病同治”的肿瘤学精神。除乳腺癌以外,HER2在多种实体瘤中都存在过表达,例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胆道癌、肺癌、膀胱癌、恶性妇科肿瘤等。尤其是在胃癌,ToGA研究确立了抗HER2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阳性胃癌的一线治疗地位,更加开启了胃癌“精准治疗”的大门。尽管HER2在各瘤种的阳性检出率高低不一,尽管抗HER2治疗目前在一些瘤种中尚未有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乳腺癌、胃癌领域的成功经验足以让我们相信;同时,成功个案、成功小样本研究数据也足以促使我们继续深耕。

如何充分利用好抗HER2靶向治疗这把“利刃”?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开发和优化更有效的抗HER2治疗药物;一方面,我们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施展和发挥抗HER2治疗药物在不同瘤种中的作用和价值,真正践行“异病同治”的精准医学精神,使更多患者获益。

“异病同治”抗HER2——胃癌一线地位确立,全程探索花开遍地

著名的ToGA研究结果提示,胃癌HER2阳性率可达22%,约占总体胃癌的四分之一。HER2阳性胃癌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往往更差。抗HER2治疗是增加此类患者生存获益的重要手段,抗HER2单抗也因此成为了胃癌的第一类靶向治疗药物。无论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年版)》,还是《CSCO胃癌诊疗指南》,作为国内胃癌诊疗临床实践的标准指引,两者均一致推荐:所有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胃腺癌的病例,治疗前均需行HER2检测(ⅠA类证据)。HER2状态不仅是疗效预测因子,指导制订治疗方案,也可能与预后相关。ToGA研究确立了抗HER2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阳性胃癌的一线治疗地位。此外,德国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HerMES研究,ASCO中公布的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登记研究——EVIDENCE研究等都从不同角度证实了抗HER2单抗联合化疗对HER2阳性胃癌的确切疗效。

同时,鉴于抗HER2单抗在晚期HER2阳性胃癌治疗中的出色表现,研究者期望并相信其价值和潜力不局限于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由此,在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HER-FLOT研究、NEOHX研究)和辅助治疗(TOXAG研究)、初始不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转化治疗、二线治疗(JFMC45-研究)、跨线治疗中均已有成功的初探,显示出良好疗效。

年,HER2阳性晚期食管癌领域迎来超越历史、空前惊艳的“高光时刻”——基于ADCC机制的协同增效,抗HER2单抗联合PD-1单抗使ORR高达91%!

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HER2阳性率甚至高于胃癌。如胃癌一样,ToGA研究同样奠定了抗HER2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一线治疗地位,抗HER2单抗也是首个获批适应证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靶向治疗药物。年,基于抗HER2单抗的新的联合方案,更是使HER2阳性转移性食管癌治疗迎来了超越历史、空前惊艳的“高光时刻”。

年6月,《柳叶刀·肿瘤》杂志(TheLancetOncology)正式发表了一项由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一线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食管癌、胃癌、食管胃结合部癌,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了27.3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更是高达91%——超越了HER2阳性胃癌和食管癌治疗的ORR既往最佳历史数据!实际上,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在年初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上就已发布,当时87%的ORR就让众多专家眼前一亮。至于联合方案在该研究中大获成功的原因,研究者团队认为,可能与帕博利珠单抗增强曲妥珠单抗的主要杀伤机制——ADCC及曲妥珠单抗上调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等原因有关。值得一提的是,该临床研究开始前,临床前研究结果就已提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与抗HER2单抗存在前述的协同作用机制。

此外,抗HER2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阳性可切除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围术期治疗的探索也在继续开花结果、兼程并进。ASCO中公布的PETRARCA-AIO多中心随机II期临床试验(摘要号:)结果显示,在FLOT方案基础上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显著提高了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和淋巴结阴性率。

从基础到临床,抗HER2双靶有效率“如出一辙”、惊人相似——HER2扩增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望改写“宿命”

晚期结直肠癌预后差,临床一直亟待出现更有活性的治疗药物。过去十年中,多项研究已将HER2确定为HER2阳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2%~6%的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被检出HER2扩增或过表达。临床前研究就已提示,抗HER2单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HER2扩增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中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基于该研究基础,Ⅱ期HERACLES研究采用抗HER2单抗联合TKI治疗HER2阳性、KRASexon2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验证了临床前研究结果的趋势,显示出颇具前景的疗效——ORR达30%。此后的多项著名研究结果都实现了这个有效率范围。

年初,TheLancetOncology发表了首个采用抗HER2单抗两药联合治疗HER2扩增(无论KRAS突变状况如何)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MyPathway研究的更新报告,ORR达到30%以上(为32%),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且获得了长于既往其他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经典研究(CORRECT试验、CONCUR试验和RECOURSE试验)的OS结果(11.5个月)。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中,TRIUMPH子研究GOZILA试验(摘要号:PD)和MOUNTAINEER试验(摘要号:PD)都显示出抗HER2双靶向治疗用于HER2扩增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令人鼓舞的客观反应率(ORR)——均>30%,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

从这几项极具代表性的经典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其ORR结果都“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都在30%左右,由此更加充分验证了抗HER2双靶方案对于HER2扩增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良好抗肿瘤活性。

见微知著,延伸触角;蓄势待发,厚积薄发——HER2阳性BTC抗HER2治疗已曙光初露,高级别数据指日可待

胆道癌(BTC)包含了肝外胆管癌、胆囊癌和壶腹癌。约54.3%的BTC为HER2阳性。MSKCC公开数据显示,胆囊癌患者中HER2扩增比例为6.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9.8%的胆囊癌患者存在HER2扩增。

已有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抗HER2单抗可有效抑制HER2阳性的BTC细胞活性。一项关于Fc段修饰优化的抗HER2单抗Ⅰ期研究结果显示出其可明显缩小胆囊癌病灶体积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伊尼妥单抗同样是基于Fc段优化的创新抗HER2单抗,相信未来也有望在此领域绽放出火花。Ⅱa期MyPathway研究中,抗HER2单抗两药联合治疗HER2阳性BTC也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有效率。

一方面,HER2阳性BTC治疗领域的确尚缺乏大样本、高级别的临床研究;但同时,见微知著,即便是成功的个案报道,或是小样本研究的良好疗效,也足以值得我们重视、引申和借鉴,才能充分挖掘和拓展抗HER2单抗的潜力。

综上,如前所述,抗HER2治疗在HER2阳性胃癌领域的应用已是深入人心、“证据确凿”;从食管胃结合部癌过渡到食管癌,年更是以91%的ORR结果“惊艳时光”、一鸣惊人,相信随后必定“趁势而起”、声名大噪;结直肠癌领域,从临床前的基础研究到各大真正的临床研究,其抗HER2双靶的有效率都惊人的相似——30%左右,经反复验证如一的真理必将“发扬光大”;BTC的系统治疗一直是临床中的“老大难”,尽管HER2阳性检出率不算太高、尽管现有证据级别有限,但越是困难之处越需要我们抓住每一处可能——改写患者预后结局的可能。

作者:骆卉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zyzz/1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