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二】过度放松型



发现胆囊息肉后,在未行手术治疗之前,均应定期行b超随访检查

【典型案例一】过度焦虑型患者彭先生(化名),男,35岁,体检发现胆囊多发息肉半年,较大者6.6×5mm,自从发现该病变后总是自觉右上腹部刺痛不适,且非常担心会转变为胆囊癌,寝食难安,坚决要求手术切除胆囊,经劝解无效,最终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回过头来再看看前面提到的两个病例,彭先生为胆囊多发息肉,症状不明显,实际上无需行胆囊切除,我们要知道,胆囊是有功能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浓缩和排泄胆汁

诚然,上述两种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也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后者更加悲情,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待胆囊息肉呢?要正确面对胆囊息肉,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胆囊息肉我们通常经b超检胆囊癌中期能活多久查发现的胆囊息肉全称应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形态学和影像学诊断的概念,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从病理学的角度主要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两种,前者是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后者为肿瘤性息肉,可恶变,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作者为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主任、教授;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专病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胆囊胆固醇息肉 最多见,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95%以上,多为多发,实际上它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而析出的胆固醇结晶,不会恶变除胆囊颈部息肉外多无明显症状,通常无需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即可药物治疗主要以调胆囊癌晚期肝转移节胆固醇代谢和调节胆汁中的成分为抓手,效果均不甚理想

简单地来说,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症状,如右上腹隐痛、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等,以及长期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胆囊多发或单发息肉均应行手术治疗;直径大于1厘米或直径大于5毫米且进行性增大的胆囊单发息肉应行手术治疗;年龄大于50岁,或合并胆囊结石者,癌变几率增大,应行手术治疗而无症状的胆囊多发息肉无需手术治疗

胡志前 姚厚山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胆囊息肉的发病和检出率均呈现增高趋势,而人们面对胆囊息肉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却各不相同,大多数人显得过于焦虑抑或过于放松

【温馨提示】直径大于1厘米或直径大于5毫米且进行性增大的胆囊腺瘤应接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胆囊癌术后饮食不能消除胆囊腺瘤

胆汁是由肝脏持续性分泌的,正常成人肝脏每日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其中97%是水和电解质,而主要起脂肪消化吸收功能的胆汁酸盐仅占3%左右在我们未进食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主要流入胆囊,胆囊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和电解质,从而提高胆汁中胆汁酸盐的浓度;而当我们进食后,在一些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下,胆囊将胆囊胆汁排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将胆囊切除后,2~3月内可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腹泻甚至消瘦等消化功能不全的表现,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胆管扩张来代偿,但也有少数患者可长期存在症状对于张女士而言,她如果能提高警惕,早点行手术切除胆囊,她的生命也还能延续很长因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胆囊单发息胆囊癌转移能活多久肉一定要重视,及时复查,有变化时要及时就医,不要掉以轻心

胆囊腺瘤 大多为单发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比较多见,男女之比约2∶7,大多数为单发,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合并急性胆囊炎时可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或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典型案例二】过度放松型患者张女士,45岁,3年前体检发现胆囊单发息肉,大小5×6毫米,1年前再次检查发现息肉增大至11×9毫米,其仍未引起重视,后出现尿黄、皮肤和巩膜黄染,磁共振和ct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胆囊癌,并累及肝脏和肝门部胆管,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治好牛皮癣需要多少钱
治疗牛皮癣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