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象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影象表现
肝癌影象检查方法的选择及其影象表现
(1)肝癌的分期
T:原发性肿瘤,N:淋巴结,M:转移
T1:肝脏单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在2cm或以下,无血管受侵
T2:T1中3项条件之一不符合者
T3:T1中3项条件有2项不符合者
T2、T3两者中包括多发肿瘤但局限于一叶者
T4:多发肿瘤散布超过1叶或肿瘤累及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
N:局部淋巴结;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局部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
(2)肝癌的影象学检查方法及其选择
肝癌的影象学检查方法有超声、CT、MRI、血管造影、核素扫描、PET等。超声检查是临床上运用最广泛最经济的检查方法。其检查对人体无损伤,一般不需要用造影剂或做特殊的检查前准备,对鉴别囊实性病变及肝内、外病变的敏感性高。超声检查可以作多方位、多层面的扫描,易于发现病变。且可通过肝内血管、胆囊、韧带的部位而对病变的定位作出判断,部份肝癌的定性诊断也可通过肿瘤的回声特点而作出判断。超声检查的最大局限性是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医生的技术及经验。
全身CT扫描应用于临床以来肝脏是最经常使用的检查器官之一。随着检查仪器、造影剂的改进而不断完善,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CT平扫可以显示密度较高的转移瘤,如类癌、肾癌、乳腺癌等的肝转移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增强扫描的目的主要是构成肝实质与病灶之间的密度差,以利诊断。由于正常肝实质大部分由门静脉供血,肝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构成了密度差。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了解肝脏肿瘤的位置,肿瘤的特点及对肝脏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MRI是继CT后影象诊断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MRI的特点是组织比较分辨率高,能多方位成像,可通过其丰富的技术参数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非常准确和很有价值的影象资料。增强扫描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多方位成像可对肝脏肿瘤的定位提供准确的信息,为临床医治提供有力的根据。
(3)肝癌的影象表现
1.超声肝癌在超声检查时,多为低回声,且相对较均匀,约占80%;肿瘤周边可见低回声的晕环(%),晕环的的厚度约为肿瘤的1/10,如果肿瘤内部有脂肪变性、肝窦扩大、出血、坏死、间质纤维变等,其内部回声可不均匀。
大部分肝癌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肿块或结节。平扫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约12%的肝癌与正常肝实质的密度相等。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呈高密度,但由于其内的动、静脉分流,血流增速,高密度持续约秒后很快即表现为密度不均,低于周围肝实质。肿瘤的纤维包膜在初期呈低密度,但在15分钟以后可呈高密度。表现为边沿不锋利但厚薄较均匀的细环影,这是包膜中纤维组织血供少,但细胞外间隙大,造影剂廓清较慢的原因。
I肝癌的细胞学特点与其MR成像的表现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T1WI由于瘤组织的T1弛豫时间较正常肝组织长,肝癌主要表现为低信号。这对巨块型和结节型肝癌MRI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而对弥漫型肝癌由于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MRI常不能显示出病变的范围。中国生物医治
北京中科医院中科医院曝光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hbyx/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_ 胆囊结石的初期医治
- 下一篇文章: 2014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专家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