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都没有听说过小肠癌故事



坚持发更多原创作品,告诉更多忙碌的人们,关爱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要落在实处。财富与健康,你更器重谁?家人与财富,你更看中谁?关爱家人就是拥有一副好身板。见到太多患上癌症的朋友,生活从此改变。如果改变,再早一点就更好了。如果情况允许,请早点来看医生,或许结果大不相同。医者父母心,谁会关心你的身体??除了我就是你自己了。我想告诉那些还没有改变的人们,我们接触到的触目惊心的病例,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的启发与警醒。

开启新旅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只要积极面对,总有一款适合您,希望癌友,自强不息,一路前行,有好医生陪你前行,关爱身体,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总有个时间,可以启程。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人体重要消化器官––––小肠很长,占胃肠道全长的70%~80%,且其粘膜表面积很大,约为平方米,虽然有如此的长度和如此大的表面积,但是小肠原发性肿瘤很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5%。小肠癌则更为罕见,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4%。

患者哊(you)先生因“上腹部胀痛3月”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姚学权主任门诊就诊,查腹部立位片:右上腹及左中腹见气液平,局部肠管扩张。全腹部CT:十二指肠远端局部肠壁增厚,梗阻点位于十二指肠远端水平。肠系膜周围多发小淋巴结。胃镜:十二指肠梗阻及胃潴留。腹部立位片未见明显异常。问题出在小肠?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小肠长癌的哥们,很少见,小肠恶性肿瘤约占消化道肿瘤的3%,小肠虽占胃肠道全长的75%左右,但是排除继发及复发癌后,原发小肠癌仅占胃肠道癌之1.2%。所以小肠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

通过最近手术的一例小肠癌病例,来复习

一下小肠癌的相关知识

背景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西方国家小肠癌腺癌的年发病率约为2.2~5.7/10万人口,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而且男性稍稍多于女性。最好发部位为十二指肠,占47%~63%。小肠癌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并且尽管内镜检查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比如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等),但早期诊断仍然困难重重,确诊时多数已是晚期。

虽然,近年来小肠癌发病率成上升趋势,但其仍为临床少见的肿瘤,鉴于其低发病率,目前尚无小肠癌专有NCCN指南,一般参照结肠癌NCCN指南指导治疗。

目前研究显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的小肠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5.6、24.9、11.15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43.7%、24.9%和2.1%。平均5年生存率为26%,中位生存时间为20.1个月,由于小肠腺癌发病率低,国内外关于小肠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晚期或者复发患者的一线二线化疗的研究较少。

发病部位

十二指肠为小肠癌的高发部位,占54.1%~57.0%,空肠占25.8%~29.0%,回肠占10.0%~20.0%,且十二指肠癌患者的年龄,也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患者,60岁及以上与60岁以下年龄比为64%∶36%。

症状表现

早期小肠癌的症状多不典型,因此约40%的患者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不同类型及部位倾向于不同的临床症状,大体说来可归纳为:

No.1腹痛

腹痛为常见症状,可因肿瘤表面溃烂、刺激肠管引起肠痉挛所引起,也可因肠梗阻或肠套叠所致。当肿瘤巨大、突入肠腔,可引起肠堵塞;肿瘤侵犯肠壁可引起肠管狭窄、梗阻。可急性发作,也可反复慢性发作。

No.2消化道出血

约有1/3~2/3病人因肿瘤表面溃烂而引起出血。多数为隐性出血,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黑便,长时间也可产生缺铁性贫血。也可出现间断小量出血,甚至大量便血。

No.3腹部包块

腹块由于小肠活动度大、位置又不固定,所以小肠肿瘤在体检时偶可扪到肿块,但有时又扪不到,时有时无。特别是已有其它临床症状,体检摸到包块者并不罕见,约占病例的30%。

No.4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除肿瘤反复出血导致贫血外,小肠恶性肿瘤尚可引起消瘦、乏力、肠蠕动亢进(肠型及肠鸣音亢进)等全身症状。

诊断

正如上文所说,小肠癌症状很不典型,难以与其他系统疾病症状相鉴别,加上小肠癌发病率低,因此容易被忽视,临床诊断较困难,早期诊断更难,但随着内镜技术的完善,十二指肠肿瘤诊断率较高,空肠、回肠等部位的小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小肠镜直视下的病理活检,这对小肠癌具有确诊意义。但由于小肠镜检查较为复杂,可能需要经口及经肛门两次检查,操作难度高,痛苦大,患者一般难以接受,临床普及率低,这就导致了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低。

—小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

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张其德主任团队,为哊(you)先生做了小肠镜,很快发现了病灶所在,活检明确诊断。

诊断很快明确

空肠上段恶性肿瘤伴梗阻

球部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D级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小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因小肠癌患者入院时多有梗阻、出血等症状,应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另外,不能单纯的将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视为手术禁忌,肿大的淋巴结不一定就是转移,即使已有转移,也要手术切除解决梗阻问题。为此,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决定为哊(you)先生手术治疗。

术中探查:腹腔无明显积液积气,盆腔、结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未及明显异常,空肠距离屈氏韧带约8cm肿瘤,大小约3cm*2.5cm*1.5cm,质地硬,侵出浆膜外,局部与大网膜粘连,邻近侵犯之大网膜见结节一枚,肿瘤旁触及肿大淋巴结一枚最大直径约1.5cm,质地硬,行小肠癌根治术。

术后标本剖开面,可见小肠肠腔内肿瘤

手术团队

护士:周美玉、周菊梅

麻醉医师:朱明慧、季方兵主任医师

手术医生:姚学权主任医师、曹勤洪副主任医师、田君主治医师、吴冠楠住院医师

坚韧不拔的手术团队

—术后病理—

总结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分为四类:癌、类癌、恶性淋巴瘤和肉瘤。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腺癌最多见,占27%~58%,其次为类癌,恶性淋巴瘤,肉瘤和小肠恶性间质瘤等。由于小肠癌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当出现一些类似的不典型症状时,小肠癌这一诊断均容易被忽略。很多病人往往都是难以解释的腹痛、便血、黑便、贫血等症状,经对症治疗难以明显缓解后,才会考虑到小肠癌的可能,而这时,大多数已是晚期。

小肠癌早期诊断率较低的原因,除其发病率低、症状很不典型以外,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检查手段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小肠镜的检查仍是目前确诊小肠癌的主要有效手段,但因其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医院医院均难以普及。由于小肠的长度较长,且位置深入,小肠镜大多数需要分经口、经肛门两次检查才可完成,这对医生、护士、患者均是不小的挑战,因此,小肠镜的检查无法像胃肠镜那样普及。

此外,我们发现,多种辅助检查方式的配合与互相参考,可以提高小肠癌的检出率,主要方法有:1.小肠钡剂造影;2.放射性核素显像;3.双气囊内镜(双气囊内镜可弥补胶囊内镜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了小肠疾病的确诊率,对小肠出血、小肠梗阻和不明原因腹痛的确诊率较高,目前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缺点是检查时间长,患者痛苦较大。鉴于双气囊内镜操作较费时,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有一定的操作风险,在国内尚未完全普及)4.CT仿真内镜(利用螺旋CT薄层无间隔扫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即可获得类似内镜的动态重建图像。其局限性是不能观察黏膜颜色变化,对浅表细微结构变化不能分辨,不能进行活检及镜下治疗);5.磁共振检查等。

对于小肠癌的治疗,虽无明确的NCCN指南指导,但我科遵循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进展期无法手术者给予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首选。如肿瘤部位在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与胰腺在解剖上关系密切,所以手术时常将十二指肠连胰腺头部同时切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若癌瘤已有远处转移或癌瘤累及肠系膜上动、静脉,不能分离时,则可依梗阻部位的不同,作胃空肠吻合等旁路手术,以解除梗阻,为打开进食通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与服用抗癌中药开辟途径。对于回肠末端癌应作右半结肠切除术。如肿瘤无法切除或无法彻底切除时,可在术中向肿瘤内注射抗癌药物,并在手术后补加化学药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

幸好的是,哊先生及时发现并手术完整切除了肿瘤,但这一场与死神的战役远没有结束,等待他的,还有接下来进一步的系统综合治疗,其实,正如我科其他众多患者一样,与肿瘤斗争着,活着,快乐并坚强着,因为我们都期待一个美好的未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文/吴冠楠、田君

图/田君、姚学权

总编辑/姚学权

图源/部分来自网络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遇到过谁!

作为长期从事肿瘤外科的一名医生,更知道同为草根的患者疾苦和难处,写这种形式的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
临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hhu.com/zyzz/10625.html